第(2/3)頁 此時艦隊距離給鬼子運輸武器的運輸船隊只有七十公里了,大型巡洋艦上的雷達已經掃描清楚船隊的速度,數量,方向。 但別說是六十年代的雷達,就算二十一世紀的雷達,也無法精確的判斷七十公里外目標的大小和型號。 “十七艘?” 王根生眼睛一瞇。 奧州給鬼子運貨的運輸船隊全都使用的都是美國的自由輪。 這種標準化制造的貨輪最大滿載運輸能力是九千兩百噸,不過因為貨物體積不定等原因,以及自身燃料消耗,鍋爐水等物資,平均每艘船只運載六千噸左右物資。 不得不說,這種看上去技術水平不高的運輸船給了王根生極大的沖擊力。 自由輪船上的技術水平確實不高,老套的設計,燃煤活塞發動機,兩千五百馬力,標準單層船體,有七千多噸的自重,卻只能載重九千兩百噸,簡直是垃圾。 但制造這種輪船的技術,卻極其先進。 現在是45年八月份,自美利堅參戰以來,已經制造了超過三千五百艘自由輪,尤其是去年十月份開始,在和根據地有技術交流后,高價購買了陳老板的一些制造上的先進技術后,美利堅就再次加速輪船的制造速度。 這份龐大的造船能力和管理能力,讓王根生著實羨慕。 但這是美利堅數十年工業建設留下的龐大財富,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底蘊,哪怕根據地有陳老板全力支援,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 當然,這不是現在的重點。 根據詳細情報,這一次,奧州出動了一艘美國的弗萊徹級驅逐艦護航,余下的都是運輸艦,十六艘自由輪,接近十萬噸物資了。 “還真是大手筆啊!” 王根生冷笑一聲。 十萬噸物資,足夠次大陸三十多萬小鬼子霍霍的了,其中的武器裝備一旦拿到手,還真能給遠征軍造成不小的麻煩。 不同于駝峰航線和滇緬公路,這批次運輸的物資可都是軍用物資,武器,裝備,彈藥,甚至還有戰斗機,以及飛機用燃油。 “全速。” 隨后他下令: “追上去。” “直升機起飛。” 隨著王根生的命令,大型巡洋艦和01級驅逐艦加速到三十三節,向著遠處的運輸船隊飚去,與此同時,兩架直升機也從尾部起飛。 ······ 一個多小時后。 “左側,軍艦。” 奧州的運輸艦隊終于發現了急速靠近的王根生艦隊。 “該死。” 弗萊徹級驅逐艦內,一位奧海軍指揮官看清楚來的軍艦之后,頓時面色大變。 他的這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滿載也才剛剛三千噸,而遠處襲來的那兩艘軍艦,即便那艘小的,也是他的兩倍,大的估摸是他的十倍。 這打個屁。 如果是平時,他早就馬力全開跑路了,但現在,他沒辦法離開。 “維持隊形。” 眼見船隊開始扭曲,他趕緊下令。 “我們去交涉。” 隨后他迎著頭皮向對方船隊駛去。 雖然政府高層認為對方是不敢動手的,但作為軍方,這位艦長很清楚,對方動手的概率很大,這可是軍火,十萬噸軍火!而且是給民國人死敵日本人的軍火,對方進攻奧州這位艦長都不覺得意外。 但軍隊永遠服務于政府。 而政治家也永遠沒有缺少腦子。 至于帶著船隊跑路。 這絕無可能。 運輸船只有十一二節的速度,對面軍艦有三十三節,還有飛機,分開跑都是一艘都跑不掉。 “炮管平放。” 加速期間,這位艦長沒忘記保持低調姿態。 “報告,對方發來聯絡。” 此時一個參謀匯報。 “接通。” 艦長松了一口氣。 能談話就是最好的情況了,同時,他心里也浮現一個可能,難道對方真的和那群腦殘說的一樣,不敢動手? “全部船隊,跟我回我國港口接受檢查。” 頻道連接好后,王根生語氣帶著霸道和不容置疑。 “給你五分鐘時間,要么跟我們回去,要么永遠留在這里。” 沒等這位艦長說話,王根生說出時間限制后就直接掛斷電話。 “混蛋!” 艦長聽著公頻話筒內的嘟嘟聲,氣得直接摔碎了話筒。 回民國國內調查絕對不行。 他們的目標是次大陸方向,那邊除了民國人就只有日本人,而船上名義上是民用物資,醫療物資,而實際上是十萬噸武器彈藥,船上還有鬼子聯絡員和飛行員,甚至軍官。 一旦留下實際證據,那麻煩就大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