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天的摩斯科,比起冬天還要艱難,為了阻止敵人,他們破壞了所有的公路橋梁,鐵路,只留下那些公路,現在時常下雨,道路泥濘,哪怕坦克走上去也十分艱難,后勤補給十分困難,德國人暫停進攻也很正常。 這就是機會。 只要后方的援兵集合起來,坦克從工廠中開出來,他們就能再次發動反擊,再次將敵人趕回去。 營長心里是這么想的。 “敵人!” 就在營長準備回指揮部的時候,警戒哨的戰士猛然呼喊起來。 營長立刻趴回掩體,舉起望遠鏡,只見圓形的視野中,幾輛四號坦克排列成三角隊形,坦克后是密密麻麻的步兵正向他們陣地沖過來。 “大約一個營。” 營長大概估算了一下,對面的兵力大約一個營,和他的兵力一樣多。 這個發現讓他眉頭一皺。 他所在的是新編成的一個師,麾下的也是一個新編營,不久前才組建,負責防御的也是一處邊緣陣地,山區地形,交通不便,不適合大部隊通過。 敵人怎么會出動一個營的兵力進攻? 這不正常。 一般來說,敵人布置在己方陣地前的兵力只有自己的三分之二,一次進攻的部隊更是只有己方的一半不到。 “準備戰斗。” 營長一邊命令部隊準備戰斗,一邊找來一個通訊兵,把他發現的情況告知了后方的團部。 很快,陣地上幾十個士兵從防炮洞中推出了兩門反坦克炮推入早就挖掘好的陣地上。 “這炮真不錯。” 摸了摸身邊的一門反坦克炮,營長語氣稱贊。 據說這是來自亞洲的火炮,進口的。 雖然穿深遠不如自家的57長管,也不如自家的形式85反坦克炮,但如果三種火炮選擇起來,他肯定選擇這種反坦克炮。 作為戰場上的老兵,曾經經歷過第一次摩斯科戰役,他很清楚,一門反坦克炮穿深夠用就行,這種75反坦克火炮在七百米內使用穿甲彈也能正面擊穿德國人的四號坦克,足夠用了。 機動性,可靠性,易于生產性也同等重要。 相比于57長管,這種炮可靠性足夠好,易于生產,他上個月戰斗損失全部反坦克炮,也就是兩門,后面緊接著就補充上來兩門,非常適合如今的戰爭。 相比于85反坦克炮,這種75反坦克炮機動性強很多,轉移陣地的時候非常方便,精度也高很多, “開火。” 雖然是新編部隊,但訓練明顯不錯,士兵們依次開火,阻擊著逐漸靠近的敵人,但很多地方也顯示都是新兵,比如第一炮打偏,比如機槍向坦克正面射擊。 “嗯?” 剛一接觸,營長就發現,此時進攻的敵人和以前的不同,似乎嚴重缺乏經驗。 和他的部隊一樣,都是新兵蛋子。 “怎么回事?” 營長不解。 這似乎不是德國人? 一個小時后,進攻的敵人退去,陣地前留下了一輛被擊毀的四號坦克,以及一地的尸體,但他們陣地上也損失了一門反坦克炮,傷亡了不少戰士。 雙方差不多打了一個平手。 菜雞互啄。 “波瀾人。” 指揮部隊收拾戰場,營長面色鐵青: “就不該放過他們。” 隨后他又叫來一個通訊兵,將消息告知了后面的團長。 ······ 團部。 “我們團正面是一個團的波瀾仆從軍。” 團長面色同樣鐵青,語氣殺氣騰騰: “早知道就應該殺了這群墻頭草。” 雖然戰斗力不強,遠不如德國人,但在德國人的武裝下,也并不弱,當數量相當的時候,還是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這一次進攻,雖然他打退了敵人進攻,但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把消息告知師部。” 團長也找來一位通訊員,告知了上一級。 與此同時,在這條防線上,一個有一個團也在進行同樣的事情。 ······ 消息一層一層的上傳。 最終匯集在高處。 會議室內。 “出現大量各國仆從軍。” 一位將軍對統計出來的情報面色凝重: “波瀾,烏克難,羅威,西般牙,銳點等國都有,規模上大約有兩百個師,武器裝備和德軍沒有多少差距,有大量坦克和重炮。” “這么多!” 最上位的將軍面色一變。 他們知道德國人開始大規模招募仆從軍,也開始加強仆從軍的實力,依次彌補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比如羅馬里亞,匈牙利等老牌普通軍,德國人為其提供了精良武器裝備并進行改編,戰斗力大增,提供海量物資,使得國內參軍熱情高漲,部隊士氣旺盛至極,甚至能和己方的精銳部隊戰斗而不落下風。 但沒想到,居然有兩百個師。 這個數字,是他們預計的三倍還多了。 德國人去年進行了軍事改革,包括仆從軍,一個師大約一萬三千人,一百七十個師就是····· 這位將軍額頭冷汗開始滴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