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從亮劍開始崛起》
第(1/3)頁
也就是上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及之前,既大英帝國最輝煌的時期,
戰艦噸位越大,就代表實力越強,因為噸位大的戰艦,就代表裝甲更厚, 主炮更粗,觀瞄設備更精確,自然而然,艦炮對轟的時候就更加戰便宜。
但大英帝國沒落了,
時代也變了。
本次世界大戰伊始,從反擊號沉沒于日本岸基飛機魚雷之手開始,飛機展現了與他體型完全不相符的攻擊力, 自此, 海戰的主角變成飛機,巨艦大炮的時代開始落伍了。
當然,
在夜間,依舊執行巨艦大炮的法則,誰大誰有理,此時的飛機,嚴重缺乏夜間進攻能力,也很難夜間在航母上起降。
但今天, 不,準確的說是今夜, 王根生用一次戰例證明,
時代再次變了。
在日新月異的新技術面前, 巨艦大炮是時候歸入垃圾堆了,就像日不落帝國,就像大日本帝國一樣,該進入垃圾堆了。
······
“關閉所有燈光。”
‘海豚’的駕駛室內, 王根生深吸一口氣,平復內心的激動心情,繼續下達命令:
“魚雷預熱。”
和‘海豚’魚雷艇一樣, 此時魚雷管內的魚雷也升級了。
依舊是自主聲導,但制導更加靈敏,不過再靈敏的聲導魚雷也有精度差的弱點,所以為了進一步加強精度,還是用了一種新的制導方式。
線導。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條導線為魚雷提供導航,在末端人為糾正魚雷的航向。
經過測試,配合聲導導引頭,線導魚雷精度比非線導魚雷精度提高了三倍以上,而且隱蔽性極高,不過也存在不少問題。
引導期間,發射的魚雷艇不能大規模機動,必須時刻保持和目標一定距離的平行接觸,魚雷艇上還必須攜帶一百多公斤的導線,而且線導距離也只有五公里。
如果是在白天,他根本不敢靠近高雄號五公里距離內,別說五公里, 海況好的時候十幾公里之外就會被發現了, 還沒到魚雷最大射程內, 就會遭到鬼子炮火的進攻。
但現在,是夜間。
無月,星光微弱,海面漆黑一片,哪怕號稱全球第一的,每天都喝魚油保持視力的鬼子海軍瞭望手,在沒有被探照燈照射到的情況下,也別想看清兩公里以外的海面。
低沉的發動機噪音,則是完全隱沒在環境底噪之間。
還有一點,小鬼子海軍從來沒有想過,居然有其他國家的軍艦能進入日本海,要知道,當初連美國人都沒能進入這片海域。
哪怕是潛艇。
在付出了幾艘潛艇別發現擊沉的教訓后,美國人也不敢派潛艇過來了。
所以此時的高雄號,宛如在自家的泳池,不僅僅所有探照燈大開,四處搜尋可能存在的墜海民國飛行員,而且航速還以巡航速度航行,也就是十幾節速度。
所以鬼子軍艦渾然不知道危險即將靠近,依舊橫著在日本海航行。
“距離,三點五公里,目標速度十五節。”
雷達操作員匯報出了敵人的數據。
“左滿舵,調整航速,我們保持與敵艦平行。”
隨著王根生的新命令,海豚調轉方向,并降低速度,維持與鬼子軍艦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保持相對平行,雙方距離大約三公里。
“魚雷瞄準。”
隨后,王根生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心里的緊張,繼續下達命令。
線導與聲導的組合,使得魚雷準備時間需要一段時間。
畢竟線導魚雷不是如同遙控器一般的目視控制魚雷撞向敵人軍艦。
沒有那么簡單。
魚雷艇的瞭望高度,注定了即便五公里距離,瞭望手也不可能全程觀察到魚雷的航跡,而且別說現在是在夜間,電池驅動的魚雷水下航跡幾乎不可聞。
由于無法看清魚雷的具體位置,所以在發射之前,要計算彈道,然后通過導線,根據雷達測出的敵人軍艦位置,調整魚雷航向與速度,然后根據聲音導引頭通過導線反饋的信息,兩者合作,綜合引導魚雷撞向目標。
和后世自動化的魚雷相比,差遠了。
但就這樣麻煩復雜的指導技術,也比當前最頂尖的魚雷自導技術先進十年,甚至不止。
“發射。”
隨著王根生一聲令下,四枚魚雷齊齊奔向鬼子最大的那一艘軍艦。
根據雷達,遠處鬼子有兩艘軍艦,一艘大型,一艘小型,小的是驅逐艦,大的是重巡洋艦。深得李云龍真傳的王根生自然挑大的打,小小驅逐艦根本不放在眼里。
魚雷發射后,操作員正緊張的根據雷達信息,以及敵艦航向速度變化,引導魚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白山市|
景谷|
湖南省|
梅州市|
嘉义县|
钟祥市|
福安市|
哈尔滨市|
淮南市|
乡宁县|
和静县|
清镇市|
沅陵县|
抚远县|
隆尧县|
龙井市|
甘洛县|
治县。|
兴仁县|
上犹县|
屯门区|
胶南市|
清苑县|
子洲县|
宁海县|
电白县|
大连市|
毕节市|
西畴县|
新龙县|
莆田市|
璧山县|
棋牌|
明溪县|
阳信县|
新郑市|
新乡市|
洛宁县|
县级市|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