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一次生意的價碼,可以根據地工業能力提升了好幾個檔次。而且還隨生產線一起來的還有幾個大師傅,加上趙家裕那邊的,根據地大師傅總數達到二十個。 “最少也要大半年時間,九到十個月以上。” 趙剛搖了搖頭。 “這么長?” 李云龍眉頭一皺。 最少大半年時間開始投入生產,那大規模生產炮彈差不多需要一年甚至更久,這時間有點長。 “已經很快了。” 趙剛笑著搖了搖頭: “咱么生產線是全套設備,包括煉鋼到成品制造,甚至還有引信,這么大的工廠,國外都要兩年準備時間,能大半年開始初步生產,還是因為陳老板給的資料非常全面,設備都是已經調試好的,還有大師傅提供隨時的技術咨詢。” “好。” 李云龍點點頭,接著說道: “安全方面,我調三個營六千人過來河源縣,其中兩個營負責工廠周邊的安全,外加一個裝備十八門的遠程榴彈炮連,剩下一個營守備河源縣和太原方向的公路。” “嗯。” 趙剛滿意點頭。 ····· 幾天后。 太行山區以西。 工廠區、倉庫區。 隨著部隊的越來越強大,武器裝備越來越好,以及位于晉西北的獨立團吸引了第一軍幾乎所有的注意力,如今這里已經被經營為絕對的安全區。 有了穩固的地盤后,自然可以開始大搞發展,原有的兵工廠、被服廠等被進一步擴大規模甚至組建分廠,還組建了土高爐煉鐵甚至煉鋼,也就形成了一片工廠區。 而為了儲存大量來自獨立團的物資,后勤部還修建了一個倉庫區,以及修建了一連串運輸道路。 工廠區中間,一大片被新平整過的空地旁,停放著一架運輸機——美國dc3運輸機。當然,上面覆蓋著偽裝網,旁邊還有手持湯姆遜沖鋒槍的士兵守衛。 傍晚時分,附近村莊的一處新修建的房屋內,一個身著美利堅軍裝,手里提著一個箱子的少校走了進來,環視一圈屋內,皺著眉頭問道: “艾肯博士還沒回來么?” 這位少校軍官軍裝上有著一層灰塵。 “沒有。” 他身邊的一個同樣衣著的衛兵回答道: “還在這邊的畜牧場內。” “他在做什么?” 軍官明顯心情非常不好,罵罵咧咧的。 隨后,他將手里的箱子放在屋內的桌子上,然后拿出一份手寫的英文資料,以及一發炮彈。 從口徑上看,這是一發博福斯75口徑山炮炮彈,藥筒和彈頭被分開,其中最顯著的是,彈丸底部,有一個偌大的凹坑。 “這就是這群農民游擊隊所說的增程彈?” 桌子旁,另一個軍官看過來。 “對。” 少校軍官嘆了一口氣,語氣滿懷感慨和不可思議。 “真的能增加射程?” 看到少校軍官的表情,另一個軍官有著驚訝。 他們是來受軍方后勤部道爾中將的命令,帶了一個和軍方有合作的畜牧研究組,來看一看這邊游擊隊的所謂大騾子,沒想到到這里后,被人上門推銷一種炮彈。 增程彈。 號稱能增加最大能增加炮彈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射程。 聽到的那一刻,這位軍官嗤之以鼻。 炮彈增程,國內早就開始研究了,參戰前是那些軍工廠還有技術人員小規模研究,參戰后,軍方技術部門開始統一組織,并注入研究資金,但最后的結果也只是改善炮彈形狀,改善風阻,提高了一點點射程,完全得不償失。 所以,對方說要實彈演練,他直接沒去。 “二十四倍徑博福斯山炮測試。” 少校軍官說道: “標準榴彈射程十點五公里,使用增程彈后射程十三公里。” “沃特?” 另一位軍官差點咬到了舌頭。 炮彈射程有多么重要? 這個任何一個軍官很清楚,炮戰的時候,就看誰炮彈射程遠,誰大炮多,當然,還有精度。 “精度影響如何?” 他連忙問道。 射程越遠,炮彈精度越低,如果大幅度犧牲了精確度而提升射程,也是不可取的。炮彈精確度同樣非常重要。 “散步比正常榴彈高百分之十,而且所有口徑的炮彈都能使用。” 少校軍官回答道。 “這不可能。” 另一位軍官近乎出聲。 “你自己看吧。” 少校軍官直接將手里的測試記錄數據丟給不相信的軍官。 接過手寫的數據記錄,看著上面的一行行數據,另一位軍官語氣有些艱難: “這真的是他們掌握的技術?” “對,他們還給我看了一點詳細資料。” 少校軍官點點頭,感慨的嘆了一口氣。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基本沒有工業的國家的,一個小勢力,居然有這種技術。 “他們要什么?” 仔細看著手里的數據,另一位軍官說道,他語氣帶著斬釘截鐵,透過一旁的肩章,能看出此人是一位陸軍中校。 他這語氣很明顯,這增程彈技術,一定要買到手。 “三十個組飛行員以及后勤人員的培訓,以及一些資金,這份技術就是我們的了。” 少校說道。 聽到報價,中校軍官眉頭直接一皺。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