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根生抖了抖衣服,漏出了腰間別著的一桿駁殼槍,以及一整排子彈。 “這么多子彈····” 看著王根生腰間的子彈和槍,文同志吞了吞口水,點點頭收下了那七支駁殼槍還有子彈,隨后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說道: “你們是,獨立團的?” 據上級傳下來的一些消息,晉西北根據地有一個獨立團,裝備精良,武器充足,團長叫李云龍,打鬼子賊兇,殺了好幾萬鬼子,而且還從鬼子哪里搶回來好幾噸黃金。 還有一個趙剛,是獨立團的政委,此人發展能力超強,白手起家組建了機械廠,兵工廠,發展技術,自己制造槍支大炮,甚至還建立建設大隊,救援了近百萬災民。 “對。” 王根生滿意點點頭: “我們就是獨立團的。” “獨立團···” 文同志眼睛刷的亮起。 如果是獨立團,那個傳說中的獨立團,說不定還真能炸掉鬼子的軍艦。 “對了。” 離開之前,文同志突然說道: “我們這有好幾十個大學生,有些是南洋過來的,有些是之前北平大學的,打算前往獨立團根據地,去機械廠報效國家,你們能不能····” “這些人都靠得住。” “幾十個大學生?” “好,到時候我安排人帶他們過去。” 王根生眼睛一亮。 政委每天都嘀咕,團里缺少人才,缺少知識分子,遇到大學生,他自然不能放過。 文同志走后,王根生開始找來幾個技術隊員,組裝和檢查裝備。 防水磁性炸彈,定時引信。 這一次,特種小隊裝備是趙家裕機械廠自制,當然,技術是大師傅負責,還有一些材料是陳老板提供,但也是邁出了第一步。 “還有六個小時。” 檢查好裝備,王根生看了看腕表,命令小隊休息。 ····· 同一時間。 太行山兵工廠這邊。 張萬和最近非常忙。 在獨立團那邊組建了機械廠,能生產重要精密零件后,他這邊因為工人人手充足,便組建了五條生產線。 八一式步槍生產線,捷克式改機槍生產線,二代邊區造生產線,子彈生產線,擲彈筒以及擲彈筒榴彈生產線。這五條生產線經過獨立團那些技術人員的改進,不僅僅數量提升,質量也大大提升。 最近經過前線部隊的反饋,他這邊調整優先級。 盡全力,擴大生產子彈和捷克式機槍,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擴充產量。 因為部隊大擴張,部隊整體實力雖然上升,然而單個部隊實力就無法保證,前線的團長反應,當給老兵配備充足的機槍能保證戰斗力。 當然,還有大量手榴彈,也是保證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 好在手榴彈的生產和槍支不沖突,兩者消耗的資源不重疊,獨立團那邊的炸藥足夠,只要他人手夠,土高爐產出的壓鑄生鐵足夠,每天五萬枚都不成問題。 “張部長。” 此時一個戰士跑了進來: “獨立團的運輸隊過來了,這次運輸的是子彈殼,好多子彈殼。” 戰士的語氣飽含驚訝。 最近來自獨立團的運輸隊很多,有運輸炸藥的,有運輸機槍零件的,有運輸機械設備的,當然,也有運輸彈殼的,但這么大數量,然還是第一次見到。 實在是太多了。 “多少?” 張萬和隨手問道。 他知道獨立團最近在和鬼子作戰,而且是大規模鏖戰,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了,這期間必然消耗超大量子彈,那么收集起來的彈殼也不會少。 “這次是五百萬發。” 戰士回答。 “五百萬發。” 張萬和呲了呲牙。 如今總部雖然富裕了,比以前富裕了不知道多少倍,但三百萬發,是他庫存的總量了。不過這個數字并沒有過于出乎他的預計。 五百萬發子彈,總重量也才一百五十噸,對李云龍來說不算多。也就一架鬼子飛機的事情。 不過這狗東西,兩個月就消耗了五百萬發子彈,他娘的比鬼子還奢侈了。 出乎張萬和預計的是,這個戰士繼續說道: “另外還有一千萬發彈殼李團長說讓咱們自己去運輸,他的運輸隊忙不過來。” “什么,還有一千萬發彈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