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李云龍沒有重炮!-《從亮劍開始崛起》
第(1/3)頁
第443章 李云龍沒有重炮!
五月下旬。
晉西北,河源縣以東一百多公里的山區中。
視線從山底延伸,順著盤區蜿蜒但明顯新平整后的馬道,可以一個村莊坐落在半山腰中,村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村口有扛著槍的民兵警戒,如果貼近看,還能看到村子周圍有一圈工事群。
這里是772團部駐地。
從這個村子向內,便是太行山核心根據地群。
“團長。”
一個團部人員走進團部,對著團長程世發說道:
“一營,二營,炮兵連,騎兵連已經集合完畢。”
“好。”
正在看地圖的程世發點頭回應。
雖然去年冬天大掃蕩之后,鬼子便很少組織大規模掃蕩,但加大了清鄉行動的頻率,以加強對占領區的統治,爭奪游擊區鄉村,侵擾根據地的鄉村,其手段也愈發殘忍。
不僅僅殺害根據地老百姓,搶奪財物,燒毀房屋,甚至還搗毀農田等,試圖破壞根據地的農業生產。
針對鬼子的這一動向,部隊也做出調整,基干團等部隊化整為零,分散在根據地邊緣,協助基層對抗鬼子,同時發展壯大隊伍。
不過因為兵力充足,各主力團并沒有化整為零,而是集中駐扎,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各根據地。
此次,程世發受到的命令就是前往一處邊緣根據地,支援那里的基干團趕走鬼子的清鄉部隊。
“團長,這次鬼子出動了兩個大隊,合計九百多鬼子,雖然這伙鬼子是新組建的師團,戰斗力不如以前的鬼子,咱們就出動兩個營兵力夠么?”
團部內,一營長語氣憂慮。
自家團兩個營加上炮兵連、騎兵連合計一千四百人,即便加上那邊的基干團,也才兩千五百人,對上鬼子兩個大隊近千鬼子,讓一營長有些不放心。
“足夠了。”
程世發頭也沒抬的回答道,眼睛繼續看著地圖,思考著今后幾天的戰術。
一營長也沒再說話,沒多久,又一個戰士走了進來:
“團長,后勤部的彈藥運輸隊已經到山下了。”
“哈哈。”
程世發終于抬起頭,大笑起來:
“一營長,走,咱們去接應。”
一行人當即順著馬道前往迎接,出村子沒多久就看到從太行山方向過來一個車隊,二十來輛由騾馬牽引的板車順著馬道駛向團部駐地。
“程團長,這是清單。”
運輸隊來到駐地后,負責押送的連長交給程世發一份清單:
“二代邊區造手榴彈三千枚,擲彈筒榴彈五百枚,六零迫擊炮炮彈八十枚,復裝7.92子彈一萬五千發,還有八二馬步槍改一百支。”
“辛苦了,辛苦了···”
程團長喜笑顏開的感謝,一邊指揮戰士們搬運武器彈藥。
一營長也明白了為何自家團長只準備派兩個營的兵力去對付近千鬼子了,有了這批彈藥,再加上二比一的兵力,確實完全不虛那伙鬼子。
運輸隊離開后,程團長和一營長同時開始打量新運輸過來的武器彈藥。
據說,近期總部兵工廠的武器不僅僅產量大大提升,質量也比以前好多了。
“這八一式馬步槍,全是新品。”
一營長摸著新到的步槍,語氣欣喜。
身為主力團,由上級直接發放武器補給裝備,而且優先級很高,所以772團是全軍較早實現了全員人手一支槍的部隊。
在解決了武器數量問題之后,很自然就開始關注質量問題了。
八一式馬步槍三年半前開始生產,那時候李云龍還是新一團團長,坂田也還沒有死,772團第二年就裝備了這種槍。
對于這槍如何,一營長很有發言權。
他用過這槍,時間還不短。
實話實說,這種自家兵工廠用鬼子的鐵軌鋼自己制造出來的槍,除了拼刺刀不弱于三八大蓋外,其他的實在不咋地。
因為是手工打造,不同的工人,生產出來的槍質量有不同,但即便質量比較好的,一開始精度還行,但射擊超過一百多發子彈之后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精度下降,撞針也會變軟失效,有效射程也僅僅兩百米。
這兩個問題,三年前還真不是啥問題。
在那個射擊紀律規定,每個主力團每次戰斗最多只能發射三千發子彈的時期,步槍手一年能打出超過一百發子彈,只有精銳老兵射手才行,這些人數極少的老兵不可能裝備自家制造的馬槍,都是繳獲的好三八大蓋。
同理,裝備這種自造馬步槍的戰士,只能在一百米內才能射擊,兩百米的射程也不是問題。
但近幾年兵工廠子彈產量大增,到現在為止,復裝子彈日產過萬發,自產子彈也每天過千發,而且還在快速增加中。
子彈富裕了,射擊紀律放松甚至取消了,這些槍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峨眉山市|
宣汉县|
德格县|
特克斯县|
长治市|
武清区|
洱源县|
水富县|
东乡县|
汨罗市|
永春县|
孟州市|
满洲里市|
鄂温|
密云县|
金沙县|
福建省|
旬邑县|
庆元县|
勐海县|
庆安县|
九龙坡区|
临漳县|
房产|
兰考县|
日喀则市|
阿拉善右旗|
白玉县|
黄大仙区|
镇坪县|
建昌县|
新乡县|
永修县|
昌邑市|
泌阳县|
黄梅县|
巧家县|
旬阳县|
威信县|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