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36章 應該不會在有壞消息了吧! 趙家裕后方工廠區域。 一處山頂的防空陣地上。 防空連連長文野視線離開碩大的光學測距瞄準設備,然后看向陣地中央那碩大的四聯裝40高炮,嘴角抽了抽,對著李云龍道: “團長咱今后還是別弄這玩意了。” “這高射炮確實是好東西。但這玩意本來是準備給大型軍艦用的,包括底座,一門接近十噸,太重了,轉移太麻煩了。” “還是雙聯裝適合,平路大吉普都能牽著跑。” 回想起把這門四聯裝高炮轉移到山頂的過程,文野就頭皮發麻。 山頂修的公路并不適合十輪重卡行走,更別說還牽引著一臺重近十噸的防空炮,為了將這玩意轉移到山地陣地上,他調來了整整五百人,又是擴寬平整公路,又是推拉,忙活了大半個晚上才搞定。 “今后我多弄點雙聯裝的來。” 李云龍點點頭。 整整十門四聯裝40高炮,讓他心里到現在都還肉疼。 一門堪比一個坂田啊! 他之所以換這玩意,是看著那環形防護炮盾能保護射手,超密集的火力,以及資料中說的能提升防空效率的一整套射擊指揮儀。 “那套射擊指揮儀弄明白了么?” 李云龍接著問道。 “團長···” 提起這個,文野再度感覺一陣陣頭皮發麻: “這套光學測距我會用了,比較簡單,比單管的沒有復雜多少,但那個火控雷達還有機械計算器,這玩意實在是····” “大師傅倒是會用,也教了我一會,但這套瞄準系統是需要五個人操作的,大師傅又太忙了,修械所,炸藥廠都離不開他。” 隨同四聯裝提供的射擊指揮儀并非全自動,工作方式非常原始。 首先需要目視發現目標,然后雷達操控員操控雷達持續照射,并測出距離和方向角,之后再由另外三個操控員將數據輸入機械計算器,最后計算出射擊數據傳遞給炮組。 非常麻煩,不僅僅需要高知識水平的操作員,還需要大量的訓練。 “過段時間就好了。” 李云龍勸慰道。 等王根生完成任務,就會有最低兩個新的大師傅。 就在這個時候。 嗚嗚嗚嗚··· 防空警報響起,同時,電話傳來了團部電報室的匯報: “兩架鬼子偵察機從太原方向飛來。” “準備戰斗。” 文野當即開始摩拳擦掌。 天天看著小鬼子偵察機飛來飛去,他早就想著打下來了,之前是沒辦法,三千多米高高度40高炮射高是夠了,但偵察機速度快,高速掠過很難打中。 但這次,有了更加先進精密的瞄準設備,以及火力更猛的高炮群,他可以試一試··· 只是,出乎文野預料的,當他舉著望眼鏡看向那兩架鬼子偵察機的時候,卻發現這兩架偵察機逐漸降低了高度。 “這是···” 看著那兩架準備一千米高度掠過的鬼子偵察機,文野冷笑一聲: “找死么?” 低空高速掠過,如果是之前,還真有可能成功。 防空連組建時間不長,射手們經驗不足,面對高速飛機還差點,但現在,經過這么多次防空作戰,打了這么多炮彈,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再加上新到的光學瞄準設備,哼哼。 “準備····” 隨著文野的命令,一門門高射炮炮管開始移動,全部指向逐漸靠近的鬼子偵察機,觀瞄組也不斷的緊盯著飛機,開始測距側向。 空中。 兩架鬼子偵察機,一架在一千米高度空域上,一架在五百米高度上,一左一右,呈現十字型準備高速掠過趙家裕后方的工廠區。 駕駛偵察機的都是老鬼子,兩個家伙配合準備同時高速通過工廠區空域,分散防空火力,在兩架鬼子飛機后座上,兩個觀察手則是專心的操控相機,準備拍攝地面上的工廠。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