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化工類的技術細節他也不清楚,但他可以確定生產線和設備都沒有問題。” “陳老板和生產線一起給資料說的很仔細,各種問題和解決辦法都有說明,而且還配有彩色圖文,連管理方面的都有。” “借助這些技術資料,昨晚我和總部兵工廠來的那幾個專家組織了攻關,早上就確定具體問題了,昨天是工人不熟練,加工出來的材料純度不達標。” “明天就能正式開工,不過咱們工人不熟練,這生產線對工人要求還挺高的,現階段需要總部來的技術專家盯著才行,一開始只能每天產出一百多公斤炸藥。” 回想起總部過來的那十幾個技術專家看到生產線和設備之后的激動,以及一連串‘這不可能,這是怎么做到的,居然還能這么做,’,趙剛意識到,陳老板給的生產技術,工藝,以及所謂簡易生產線,可能比他預計的還要先進的多的多。 這個簡易生產線,和他想的‘簡易’可能不是一個意思。 這批專家,有人在國外大廠干過技術骨干,甚至有人是化學博士,眼界還是有的,能讓這群人全部驚駭,可見這技術的不凡,為此趙剛還加強了技術的保密措施。 “給我留三百五十公斤,我十天后要用,其他的都送去張萬和那邊吧,不枉費這小子把他那里的化工技術專家都送過來。” 李云龍笑著說道。 從張萬和那邊來的幾個化工技術專家,何止是技術底子不錯,這些人,在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專業設備,嚴重缺乏原材料的情況下,土法生產出來少量黃色炸藥。 “好。” 趙剛點點頭。 他們這邊武器彈藥都是陳老板那邊弄來的,基本不需要這批炸藥,如果不是簡易生產線需要那位大師傅經常檢修,他都想把設備送去后勤部那邊了。 “建造工廠這事,比我想象的要難不少。” 趙剛突然笑著感慨了一句: “大規模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非常多,工人的培訓和管理,質量的控制把關,比建設大隊修公路可難多了,雖然原材料上,年底前滿足日產三十噸不是問題,但今年實際產能,最多能達到三到五噸每天。” “除非有個化工類的大師傅。” 修械所之所以能蒸蒸日上,發展迅速,核心在于那位大師傅,不僅僅技術方面頂尖,會教學生,會培訓工人,管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趙剛和孫德勝負責管理修械所,兩人遇到問題就咨詢大師傅,幾百人的修械所井井有條,沒有任何問題。 “這其實是個好事。” 李云龍微笑著說道,語氣帶著認真: “一年兩千噸炸藥,小鬼子只會派飛機持續轟炸,然后慢慢組織兵力從地面進攻,要是年產一萬噸,那就不一定了。” 隨著獨立團越來越強,自然的,李云龍眼界也越來越寬,他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思考的東西越來越,再加上平時和陳凡吹牛,聽了一些有意思的理論,結合實際所見,如今的李大團長思維和三年前完全不同。 “這話說的沒錯。” 趙剛點頭贊同。 “嘿嘿嘿···” 突然,李云龍笑容一變,變得靦腆,然后拿出了一本書,走到趙剛面前: “老趙,來給我講講,這些話是啥意思?我有點看不懂。” 本來打算趕人然后繼續看書的趙剛眉毛一挑,接過書一看,發現是一本炮兵類書籍,主要講的是炮兵操控和瞄準、指揮,尤其是看到書里面還做了不少筆記,差點沒控制住表情: “你小子這是吃錯藥了?” 團里學習氛圍很濃郁,不少人一有時間就抱著書啃,但這絕不包括李云龍,這家伙現在識字已經沒有問題了,但絕對不會這么潛心研究專業書籍。 即便是炮兵書籍。 “嘿嘿嘿···” 李云龍老臉微微一紅,隨即馬上恢復: “我尋思,咱們今后必然和鬼子還有一場血戰。” “現在部隊發展速度快,規模也越來越大,好裝備越來越多,好幾個炮兵連,防空連,汽車運輸大隊,今后還有坦克,想要在戰場上發揮這些裝備的全部力量,我這個負責指揮的團長確實得學點知識了。” “是么?” 看著一臉認真的李云龍,趙剛深表懷疑。 雖然這邏輯合情合理,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可是看到了之前的那一閃而逝的臉紅,而且這學習的深度有點超乎想象,都和炮一連連長巖盛有的一拼了。 “你他娘的,到底教不教!” 李大團長生氣了。 “哈哈哈···” 趙剛當即笑起來: “教,我教。” 炮兵技術,難道是·······趙政委想起了不久前發生的那一件事情,那次是在重建團部的時候,頓時,趙剛看李云龍的眼神都變了。 不過李大團長沉迷于知識的學習中,沒有注意到。 ······ 幾天后。 北平。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 崗村寧次看著吉本貞一送過來的情報資料,回想著吉本說的話,手指敲著桌子,陷入了沉思。 “獨立團在組建年產一萬噸以上的炸藥廠!” “噸?” 他皺著眉頭,重點在噸字上咬了咬重音,隨后搖了搖頭: “這絕對不可能。” 近期他確實收到消息,八路軍在大規模搜集桐油,并擴產食鹽,煤炭,準備組建炸藥廠,但當時沒有多在意,認為只是一個手工作坊而已,一年制造不出來多少炸藥。 年產一萬多噸,在世界上也算大型炸藥廠了,帝國單個達到這種產能的炸藥廠也只有兩個而已。 這種炸藥工廠需要大量技術人員,需要數千工人,還需要上游原材料供應,涉及到數萬人的大型產業鏈,世界上能單獨組建這種炸藥廠的國家不超過十個。 沒有任何工業基礎的八路軍所謂根據地,組建出年產一萬噸的炸藥廠? 怎么想,崗村寧次都覺得,這不可能。 要說有人給了那群游擊隊一萬噸炸藥,比如那個陳凡,他還信。 畢竟那邊出現的大量糧食,證明了此人有帝國所不知道的秘密運輸渠道,好在那個陳凡沒有大規模武器援助,至于糧食,幾萬噸聽上去挺多,但對整體局面并沒有太大影響,帝國軍事實力依舊占據絕對優勢。 等南方局勢明朗,等東南亞的資源源源不絕輸送到國內,帝國就能擺脫物資不足的困擾,到時候可以再一舉解決國府和這群叫花子游擊隊。 但說八路軍自己從收集原材料到成品制造,實在是很難相信,化工業,還是大規模化工業是一群土哈哈能玩轉的,哪怕有別人技術支援,也不可能。 以那群人的實力,年產一千噸都不可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