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92章 去總部之前的······ 回獨立團的路上,李云龍迅速整理好了心情。 十幾年的戰爭生涯,數不清的起起落落,見慣了的生死離別,鑄就了李大團長超一流心里素質,他從不糾結已經過去的,無法改變的事情。 價碼已經談成,木已成舟,再糾結后悔毫無意義。 不如放眼向前看。 “這次是大意了。” “聽到有一百六十個軍官干部,高興的有點得意忘形了,一時間失了方寸,當時旅長明顯是獅子大開口,自己居然滿口答應了。” “大意了,大意了。” “今后談生意,哪怕再滿意,也要壓一手價!” 默默記下這次的教訓,并吸取教訓之后,李云龍迅速投入了下一場生意的謀劃中。 旅部行圓滿完成。 雖然花費遠超了預算,本來只打算花費個五百噸糧食的,結果花掉了兩千噸糧食,還被薅走了五匹大騾子。但收獲同樣是遠超預計,一百六十個軍官干部,徹底解決了獨立團的軍官缺乏問題。 甚至還到手七個機械技術兵種。 “現在還剩兩千四百噸糧食。” 騎著馬,走向會趙家裕的路上,李云龍心里掰著手指頭數著。 接下來就是總部了。 “總部的預算是兩千噸糧食。” 李云龍數著自己的價碼。 他給獨立團留下了四百噸糧食的存量,其他都支援其他根據地,當然,順便也要點好處。 總不能白給不是? 雖然按照他的計算,維持高強度訓練的情況下,五千人規模的獨立團每年需要消耗大約一千三四百噸主糧,既每天三噸多,但實際消耗是沒有這個數量的。 趙家裕地處密集山區,附近只有山林馬道,一直都是穩固根據地,群眾基礎很高。 最近有鬼子駐扎的,也是五十公里外的平安縣,而且只有一個大隊的鬼子,還是個二線大隊,加上偽軍才一千多人,以獨立團的實力,鬼子除非再次發動一萬大軍來強攻,否則這里就是穩固的根據地。 在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不需要隨時準備轉移,部隊就可以從事生產。 自己種植糧食,自己養牲畜。 五千戰士,五千吃飽喝足的家伙,那就是五千壯勞力,平時訓練和警戒,農忙的時候完全可以調集一部分去地里干活。 還有大騾子。 不僅僅運輸是好手。 農業生產,大騾子也是非常搶眼,耕田犁地,挑拉駝運,那效率,一頭最低趕得上十頭牛,還比牛耐力足,好養活,不容易生病。 缺水的時候,甚至可以給從河里運輸水來澆地。 遇到荒年,一年到頭沒幾場雨下的情況,小麥玉米需水量大,靠著大騾子運水滿足不了,畢竟部隊不可能去和老百姓搶上好的地,獨立團能種的都是一些偏僻旱地,但小米啥的,還是沒問題的。 只要度過前期幾個月時間,獨立團就能逐步自給自足,那時候糧食消耗將會極大的降低。 更別說還能找鬼子,賺糧食。 打鬼子,那可比種地劃算多了,隨便干掉一個鬼子的技術兵種,那就是一個豐收年,堪比搜刮了一個大惡霸地主的糧倉。 定好自己的和荷包之后,李云龍心里開始琢磨: “繼續要點基層軍官干部,這個越多越好,反正抗大那邊第一批是八百人,總部那邊肯定還有不少,就拿一千噸糧食換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