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終,四個人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萊萬多夫斯基站在了足球的左側靠后的位置,一副要主罰的模樣。 薩內則是站在了足球右后方的位置,一副也是要主罰的樣子。 而穆勒和格納布里兩人則是站在了足球的兩側,作為僚機,但是,也不排除這兩人有直接射門的可能性。 這種站位,可是難壞了曼城隊的門將埃德森。 由于這個球直面球門,所以,對方可以選擇的打門角度非常多,所以,埃德森只能站在球門的中間靠左一點,讓人墻來幫助他封住右側的射門角度。 主裁判吹響了哨子,拜仁慕尼黑隊的四名球員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萊萬多夫斯基直接啟動,眼睛看著人墻的方向,一副要直接射門的樣子,讓人墻非常的專注。 但是,萊萬多夫斯基從足球上一晃而過,頓時讓曼城隊的心中警惕性大增。 而就在萊萬多夫斯基跨過足球的一瞬間,站在足球右側的格納布里伸出一腳,將足球捅給了站在另一側的穆勒的腳下。 穆勒用腳底踩了一下球,讓足球靜止在原地,然后他快速的后退,為已經啟動來到足球前的薩內拉開了射門的空間。 薩內幾乎在穆勒的腳離開足球的一瞬間,就來到了足球的面前,抬起自己的左腳,一記弧線球,從已經不成型的人墻中間,將足球送向了曼城隊的球門死角。 埃德森由于視線完全被擋,當看見足球飛過來的時候,已經沒有撲救的時間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球墜入球門內。 慕尼黑安聯球場瞬間變成了一座爆發的火山。 這個精彩至極,創意滿滿的任意球配合,徹底的點燃了整個球場。 就連站在中場的李明宇也是不禁搖了搖頭,心中為這個進球點了個贊。 直接任意球的配合,一直以來,雖然不是常規武器,但是一旦成功了,那就是智商的壓制。 任意球配合在足球歷史中有很多精彩的瞬間。 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1998年世界杯中,阿根廷隊和英格蘭隊的比賽中,阿根廷隊的那一次任意球配合,直接用智商碾壓了英格蘭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