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下來的幾十年間,根本不足以對大唐兩處獠牙。 這一次,或許是他裴行儉最重要的一戰。 所以即便是對此戰有些擔心,但裴行儉還是躍躍欲試。 作為一個武將,最希望的還是能上戰場打仗。 “傳令各軍,拔營。”趙辰放下手中的軍報,目光犀利的看著裴行儉。 “是!”裴行儉領命而去。 當日下午,大軍便緩緩離開瀚城。 一同離開的,還有百濟王李景輝與他的三千衛隊。 只不過這些衛隊,都是一些赤手空拳的兵士。 趙辰可不會相信這些人,至少在對倭戰爭之前,這些人不足以信。 趙辰大軍剛走沒多久,大唐皇帝的圣旨就到了。 徐世績被安排在瀚城坐鎮,見到皇帝的圣旨也是為之一愣。 “立漢王為皇太子詔。 昔者哲王受圖,上圣垂范,建儲貳以奉宗廟,總監撫以寧邦國。 既義在於至公,變事兼於權道。 故以賢而立,則王季興周;以貴而升,則明帝定漢。 詳諸方冊,豈不然乎? 漢王辰,地居茂親,才惟明哲,至性仁孝,淑質惠和。 夙著夢日之祥,早流樂善之譽。 好禮無倦,強學不怠。 今承華虛位,率土系心,疇咨文武,咸所推戴。 古人云:“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朕謂此子,實允眾望。 可以則天作貳,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貞萬國。 宜立辰為皇太子,可令所司,備禮冊命。” …… “皇帝陛下,百濟傳來消息,唐國漢王已經率軍往百濟港口進軍。” “兩月之間,唐國先鋒大將秦懷玉率兩萬唐國將士,在百濟港口建造大小戰船兩百余艘,隨時會向我倭國疆土進攻。” 倭國朝堂,有官員向倭國皇帝稟報前方傳回來的消息。 消息一出,不少官員的臉色更是大變。 “他真的要度過海洋過來攻打我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