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鬼子,開始炮擊了。 隨著炮彈嘯叫聲的響起,倉城另外一面城墻上的瞭望哨的士兵,立即選擇都將身軀深深的藏進雖簡陋卻已經是他們唯一可躲避的工事中去。 67軍在華北和日軍可是對過幾場,戰損頗大,隨后在后方進行補充而后開往淞滬戰場,但其補充的可不是什么壯丁,而是自己原有的輜重兵。 這也是東北軍學自日本人的經驗,輜重兵雖然做為二線兵比一線老兵經驗要差一些,但好歹在部隊也受過訓練,也見識過戰場,可以保證一線部隊的戰斗力不會削弱太多。 前一天還是拿著鋤頭的農民,第二天就給他發一桿槍走上戰場,那戰斗力會是什么樣子?未來大量補充壯丁的果軍可是用事實證明過,那是極其錯誤的選擇。 所以,哪怕曾經只是個小小的輜重兵,不幸成為觀察哨的67軍幾名士兵依舊迅速將身子縮進工事里,動作可比那邊年輕副班長身旁的兩個通信兵敏捷的多了。 事實上,別說兩個已經被炮彈尖利的嘯叫嚇呆的通信兵,就連年輕的副班長,也沒有立刻做出避炮的戰術動作。 而且,還將身體探出工事,盡量的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 哪怕是后面兩個通信兵在拉他,“副班長,鬼子的炮彈來了。” “慌個錘子,鬼子現在只是在試射。”年輕的‘老兵’一邊看著遠方,一邊側耳仔細聽著炮彈越來越近的嘯叫。 口中還在喃喃自語:“完蛋,這不是山炮,好像是105榴彈炮!” 仿佛為了證明他判斷的準確性,兩秒鐘之后,離倉城南門大約300米外的田野上便轟的騰起一團煙塵! 已經在大場鎮陣地上堅持過三日夜的年輕副班長在老兵班長的指導下,學會辨別炮彈聲音,也學會根據炮擊位置確定日軍炮群攻擊的大概方向。 指揮官唐刀的判斷很準確,日軍這第一發炮彈,就落在倉城側面300米的位置,那證明鬼子的主要炮擊目標將是倉城。 騰起的濃烈硝煙在冷冷夕陽的光芒中,就像是平地生起的一團烏云,沖上十幾米的高空,不用望遠鏡都清晰可見。 那,也正如年輕‘老兵’判斷的一樣,絕不是什么75口徑的山炮所能造成的。 如果他有望遠鏡的話,可以清晰的看見,田野中被轟出的彈坑足以裝進一輛小豆丁,那的確來自于可怕的105榴彈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