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器沒了,還可以從日本人那邊搶回來,人沒了,可是啥都沒了。 這一點,別說雷雄這樣的老行伍懂,士兵們再不舍這些寶貴重裝備,也只能選擇放棄。 三名重傷員和兩名胳膊受創(chuàng)的傷兵暫且不進入戰(zhàn)斗部隊,由步兵班負責(zé)用擔(dān)架把重傷員抬上。 三名重傷員都是失血過多引起的,意識都很清楚,眼見弟兄們要殺出日寇重重包圍還舍不得丟下自己,紛紛流著淚要求將自己留在地道里,給他們留點兒清水和土豆就行。 那無疑是自尋死路,所謂留下水和食物只是給活著的人足夠的自我安慰,士兵們自然不愿意給自己這樣一個自欺欺人的借口。 只是,他們也明白,在即將而來的更為兇險的戰(zhàn)場上,帶上重傷員行動是極為不明智的事,那樣或許會害死所有人。 所有人在那一刻都將目光投向唐刀,他們無法做出那樣殘酷的決定,只能依靠自己的指揮官。 那是一種極其復(fù)雜的心情,既不能割舍袍澤之義,也知道戰(zhàn)場兇險,斷不能感情用事。 “我們?yōu)楹瘟粼趥}庫之中繼續(xù)作戰(zhàn)?因為,我們不會為了自己的命拋下任何人。”唐刀的回答很簡單。 “今天我們能為所謂理智棄你們于不顧,那么明天我們就會拋棄更多的人,甚至,為了活著,拋棄自己堅守的信仰和理想。” “與其那樣活著,那還不如戰(zhàn)死沙場。” “我或許,不能成為你們的將軍,但我可以,成為你們的兄弟。” 沒有豪言壯語,就是這句兄弟,說的這群百戰(zhàn)之兵莫不熱淚盈眶。 就像那名沖兩位九十余歲高齡的白發(fā)老者致以軍禮的老兵所回憶的那樣:“自從長官說出那句話后,我就知道,我這一生,只會在他的軍令下聽令,他的軍刀所向,哪怕是刀山火海萬丈深淵,我亦無怨無悔,赴之! 不,應(yīng)該不止是我,是那條地道里的所有人,哪怕他在不久之后的那一天說要加入那支偉大的軍隊,竟然也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因為,我們是袍澤也是兄弟! 后來,我和我的兄弟們打了很多仗,干掉過不知道多少敵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