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天,晴空萬里,中國第二寶島的文昌發射基地,高達幾十米的運載火箭被推了出去,非常壯觀。 遠處,圍滿了大量激動萬分的國民。現場,還有很多國內外媒體進行現場直播。 全球都在關注這一次的發射,一旦成功,意味著第二個空間站的投入如使用。而且,這將是單獨一個國家的空間站。 再過幾年,國際空間站退役,這個空間站將成為短時間內唯一服役的空間站。 當然,為了應付這種情況,美國也在緊急部署第二代空間站。等他們現有國際空間站退役,能馬上彌補空缺。 “現在為你直播的是……”各路媒體蹲守,盡管時間還早,大家的熱情不見。 無數的人通過網絡等媒體,也在觀看這一壯舉。 國外,許多人不敢相信,中國的運載火箭已經發展到這種地步,運載能力已經接近美國。這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將大質量的物體送到太空去。 其實,運載火箭很多國家都能弄,比如日本、歐洲、石油國、阿三等。 但是,他們的運載火箭推力不怎么強,所以只能送點衛星什么的上去,像空間站的組件等,都是大體積、大質量的物品,他們就無能為力了。 說到底,其實就是航天發動機的問題,發動機的動力不足。 毫無疑問,發動機就是運載火箭的心臟,關鍵技術。 “這里是cctv,今天位于我國文昌發射中心即將發射的,是我國空間站的核心部件。一旦成功,就標志著我們擁有自己的空間站…… 不僅如此,根據航天部門透露的消息,我們了解到,今天的發射,還將為我們展示另外一種黑科技——箭體回收。 也就是說,發射出去,燃料耗盡的箭體,將會穩穩回到我們眼前的發射中心。換做是以前,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的。這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 如果成功,這標志著我國在這項技術上達到了世界領先,能大大降低發射火箭的成本……”央視的記者一臉激動地介紹。 要知道,就是美國,在精準回收箭體的技術上,目前尚未成熟,都還是試驗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