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站定之后,互相抱拳,算是戰斗正式打響。這是切磋,不比生死打斗,沒有禮數可算不上話。 就在雙手落下的一瞬間。 齊勇一個箭步沖了上來。 寧宣只感覺自己一眨眼,還距離四五丈開外的齊勇,就一下子來到了四五寸前。他的步伐沉穩但猛烈,就好像是柴薪中點燃了一把火,轟地一下躥出火舌,完全是一股爆發的勁力。 但如果說齊勇是一股洶涌撲來的火焰,那寧宣就是一面鏡湖。 他是靜湖,亦是鏡湖。 他既能有以不變應萬變的靜,也能有以自身映照萬物的鏡。 齊勇抬手一掌,已經來到了寧宣的左肩。可與此同時,一只手也自下而上恰到好處地出現在寧宣的左肩,像是接住一顆飛來的球一樣,穩穩停留在齊勇左手必經的軌跡上,寧宣的動作就好像是與齊勇一一對應,齊勇出招的瞬間他也出招,二者的動作竟然有某種奇異的同步感。 兩個人左掌一撞,寧宣身子一晃,齊勇卻如遭雷擊,左手連帶著整個身子不停地抖動起來。 “他的內力竟然夾雜兩股,似分似合,形成極為奇特的螺旋氣勁,令我難防。”他心頭大驚,忽然一個翻身,身子斜飛出去,遠離寧宣。 此時此刻,他的左手仍然顫抖不停,兩股糾纏不休、錯錯落落的內力以螺旋氣勁停駐其中,并不住破壞齊勇的經脈身體。 齊勇長嘯一聲,右手忽然凌空一抖,在半空中如同一條大蟒般起伏翻騰,骨骼血肉也跟著一齊動作,咔咔咔,竟從右手傳來一陣又一陣強烈而顯眼的抖動。 齊勇整個人在半空中一滯,渾身上下都被這右手的抖動感染,也跟著迅速而微小地顫抖了一下,只一下,竟產生了一種他的頭顱軀干、四肢百骸都錯位的感覺。 這感覺維持一瞬,他翻身落地,完好無損,體內的氣勁竟然也煙消而云散。 “哦,我自修成曜日隱陽變后,平日收斂內蘊,一旦爆發如大日升起,卻又光芒萬丈的氣象。他居然硬生生靠著肉體的變化而承擔了下來。”寧宣定睛一看,試圖不再依靠老謝,而是以自己的武學理解去判斷,“他的肉身,雖比不上真人道,但竟然能夠硬生生承受我的螺旋氣勁,足見本事。上次落敗如此之慘,實際上是真人道恰恰掩蓋了他的長處,因此將他顯得一無是處了。其實若再給他同一次機會,公平較量,他未必會輸。” 大斗天武功專注筋骨血肉,基礎觀想法為“斗天大圣觀想法”,這到達真氣境之后有諸多修行方向。 而齊勇在進軍真氣境后,依著自己的天資性格,選擇了“銅頭鐵骨”這一項分支,他的渾身上下真氣在關鍵時刻,都能融入骨髓血肉,令自己承受更強沖擊。而若到了玄關境,此法就能化作“金剛不壞”,到了大先天境更了不得,能化作“三頭六臂”,幾乎不是凡人,而更高階段則是“法天象地”這一終極目標。 銅頭鐵骨,金剛不壞,三頭六臂,法天象地。 這就是齊勇這一脈的發展路線。他若非當日沒有料到真人道的肉體比他更加強悍,在真氣階段就能直沖音速,齊勇絕不會真氣反沖,傷及自身,以至于敗下陣來。 他對此事,一直是耿耿于懷,所以才有今日挑戰寧宣這個武劫主人、以雪前恥的想法。 嗖一聲,齊勇大吼踏步,再次撲殺過來。 他的動作如同排山倒海,大氣磅礴,一時竟看不出用的是拳是掌、是腿是肘,也感覺沒什么章法,只覺得整個人沖殺過來,胡亂出手,渾身上下每一處都好像可以變成致命的武器。 周天三萬六千式大打殺法! 大斗天以“斗”聞名,自詡“人生須臾一線間,我自斗殺三萬六千天”,認為一個人的生命在天地之間微小如塵埃,只有斗天斗地斗人,斗盡世間森羅萬象,才算對得起這條性命。 而這門周天三萬六千式大打殺法,雖然是大斗天極為入門的武功,卻是大斗天一切高深武學的基礎所在,萬象之基石。 它宣稱有三萬六千式,囊括天下一切武學招式,是所有斗法、殺法、戰法、變法的總綱,繁雜無比,包羅萬象。而事實上,它的三萬六千式只是當年大斗天的門主草創之作,在這之后更有經年累月的積累,每一位門中“大圣”都能憑借自己的意愿,在這門武功內添加上自己原創的招式,只要不與前者理念重復即可。 到了如今,這門武功已有上十萬的招式! 據說要學習這門武功,光是觀看目錄,都得翻看近乎常人身高的書本。 因其特殊的武學理念,雖然是入門武功,卻也號稱是天底下最難入門的基礎武學。 甚至就連那些大頭天門中那些玄關境的長老們,也少有人能夠通曉其中的完全奧秘。 也只有先天境以上的“大圣”,能夠去繁就簡,依靠著蛻變之后的心靈意識,去囊括三萬六千式武功內萬古不變的真意,將這三萬六千式化作自己最擅長也最熟稔的數十招乃至于數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