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驚訝于寧宣的判斷之精準,更驚詫于寧宣的態度之自信。 他們雖然自信雷劍膽肯定會贏,但其實很難說準何時能贏。要做到這種事情,不只要看出雷劍膽留有余力,更要準確判斷出雷劍膽此時的狀態、心意,知道雷劍膽什么時候不留余力。 這種高屋建瓴的目光,似乎只應該出現在名劍山莊莊主馬赤弓、魁星門門主吳寒臣、長河派派主張傲等人的身上,而不應當是一個小門派的黃毛小子身上。 這少年人好奇怪。 他們剛升起這個想法。 這個想法的念頭升起,還沒有一個切實的形狀,甚至那股疑惑還沒有升起對寧宣的質疑、嘲笑或是更多詢問……僅僅只在那一個疑惑的念頭產生于心湖之中,而并沒有落入湖面,激起一陣陣的思緒的時候。 就在這樣一個間隙與間隙之間,變化產生了。 寧宣說話的時候,雷劍膽面前是孫錘子的大錘,左邊是李仲文的連環腿,下陰處有木姐的紅玉,長槍幻化出道道槍影封鎖他的一切后退,而頭頂便是王有財如同墨水書筆、劃出一條長長黑河的鬼頭大刀。 寧宣話音一落,常飛和馬黃葉的心緒起了變化,也就在這個時候,雷劍膽臨危不亂,踏步向前,忽地大喝一聲。 這個胡須長、頭發長、劍身長、劍鞘長、劍穗長的中年男人,在這場戰斗之前的階段簡直像是個啞巴。 這是他從頭到尾第一次大喝出聲。 真氣境高手一旦大喝出口,口舌間暗含真氣,肺腑和丹田發力,氣神與勢意潛藏,這一切力量爆發出來,驟然一響一動,不啻于一道萬鈞悶雷爆響當空。 王有財等六人聽此一響,不免震了一震。 但也只是一震。 他們該刺的繼續刺,該砸的繼續砸,該出槍的出槍,該橫掃的橫掃,王有財的刀也揮舞得更像一條從天而降、撲滅一切光明的黑河。 不僅威勢不減,反而斗志更濃! 原來雷劍膽此法雖是真氣境的獨特象征,卻成不了武功。 武功不是這么簡單的東西,那只是本能,就好像一個人一抬手一樣的本能。 真正運用聲音的“音殺”“言靈”之術,都是成體系的心法。如齊勇的“雷音叱咤”,真氣裹著聲音、聲音運著力道,兩者混合撬動自身骨髓氣血筋膜,就是真氣境的人聽了,都不免腦袋一轟、神思一空,五臟六腑都猶如遭了一次重擊。 名劍山莊自然沒有這樣的心法,雷劍膽的大喝也只是大喝。 所以他大喝一聲時,聲音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接下來的動作。更準確來說,雷劍膽這么一個“一氣劍”,甚至連他身體上的任何變化都應該算作次要,真正重要的,仍是他身前那像煙似霧如云的真氣。 ——那真氣果然變化。 它突兀地一下翻滾,翻滾之后膨脹,膨脹得像是里面有火在燒,有電在躥。 一股比火焰更加猛烈、比閃電更加徒然的力量,應了那一聲大喝,在其中爆發開來。 本來只有手臂環抱大小的一團真氣,在一瞬間成倍地擴散開來。 雷劍膽仿佛整個人陷入了云氣的環繞、霧雨的籠罩之中,他站在這真氣里,朦朦朧朧、似有若無,好像是人融化成了氣,又好像是一個氣凝固成的人。 他長長的須發、長長的劍,都好像和真氣難分彼此、融為一體。 而這個時候,五人的攻勢恰到。 雷劍膽抬劍便撩。 目標是面前的孫錘子。 劍一動,氣也跟著動。 真氣被劍鋒所蕩,自然而然地排開,氣與氣之間擠壓、塑型、構造,竟又產生另一道劍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