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目前的顯化。 “殺,先殺盧宇滅口!” “不能讓一個假丹知道重寶的秘密,他為宗門而亡也算死得其所!” 焦乾、常諸鳴的臉上紛紛流露一股前所未有的猙獰之色。 須臾間,三個金丹同時對著盧宇出手。 “轟隆!” 巨響震蕩著洞府。 盧宇目中充斥絕望,自爆了假丹。 轟鳴落定后,三人神情呆滯,盡皆不可思議的互視。 過了片刻,三位金丹師叔一言不發,默默的收走化嬰丹,繼續破禁。 仿佛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同伴。 事實上,陳平也沒從兩人的記憶里搜出愧疚悔恨的情緒。 給盧宇建碑入祖堂,是因為蒸蒸日上的宗門需要一些表率。 “當年的我還真是一頭不值分毫的螻蟻。” 自嘲的一閉眼,陳平干凈利落,將二者的后續記憶快速消化。 與他之后懷疑的一般無二。 萬獸山脈的秘境之主,其實是一位化神初期修士。 他在坐化洞府里,留下了自己的完整傳承。 化嬰丹只是不太重要的之一。 自此,搜刮完好處的千法宗迎來了騰飛。 三位金丹相繼破入元嬰。 而夏元仕之所以被北斗看中收入門墻,是因為千法宗將秘境主人遺留的一件法寶奉獻了上去。 水屬性通天靈寶! 當日北斗懸掛在腰間的酒葫蘆。 在搜魂術的作用下,焦乾、常諸鳴二人不停地抽搐,隱現痛苦。 面無表情的注視半晌,陳平輕啟嘴唇:“按門規,殘殺同門者殺無赦。” …… 火焰旺盛,瞬息融化了兩具尸體。 左半邊的兩盞魂燈也同時熄滅。 陳平將碑牌重新放回原位,眉頭緊縮。 “非在天劫之中,為何外魔會由心而生?” 他始終難以理解。 常諸鳴、焦乾是被外魔誘發了本心的黑暗面。 甚至他們本人都察覺不到。 可在一蛻魂道的陳平面前,外魔留下的痕跡無處遁形。 而且,另有個蹊蹺之處。 第一次見到金珠,此物被擺放在化嬰丹宮殿外的一座貔貅雕塑口中。 當年的陳平雖然看著了,卻沒有在意。 但詭異的是,在兩位師叔的記憶里,壓根無金珠的影子。 也就是說,除了他之外,已知的生靈都捕捉不到金珠! “洞府坐化的修士絕非金珠曾經的主人,否則掌握如此高階的資源,道途不至于倒在化神初期。” 陳平眸光一閃的斷定。 突然出現的外魔會不會與金珠相關? 他下意識的看向丹田。 動作靜止,仿佛和死物般的金珠在深深對視。 “同叩天門,幸甚,與有榮焉。” 陳平微微一笑,心中釋然。 他未刨根問底就送兩位師叔歸西,本身已證明了一切。 “先告一段落吧。” 負手挪步,陳平穿門而出。 從搜魂中的情報得知,年紀最輕,天賦最高的小師叔夏元仕早在許多年前被北斗靈尊喚走了。 算算時間,大概是陳平剛渡過天劫的節點上。 想必那日北斗分身求盟未果,直接去千法圣宗帶走了徒兒。 “夏元仕是準備化神了?” 陳平語氣波瀾不驚。 三位師叔,即便是替罪羊,他都從無放過的打算。 何況外魔映照的是本心,將之極具放大罷了。 既然處理掉了常諸鳴、焦乾,剩下的北斗師徒也逃不出他的魔掌。 …… 千法圣宗。 繁華的山脈人聲鼎沸。 此宗修士或閉關突破,或匆匆來去交換有無。 他們還不知庇護宗門的頂級戰力已在一日內隕落了一半。 一道灰色的遁光落下。 扇子狀的道器穩穩平鋪開來。 最前方的操控者,是一名元丹初期的中年修士。 偌大的道器空間,站滿了年紀從七、八歲到十五、六歲不等的孩童。 他們個個面帶好奇和虔誠,小心翼翼地打量千法山脈。 “師兄,本次的測靈大會可還順利?前些年你從我那硬挖走了一名地靈根苗子,害得師弟門下青黃不接,至今都來氣的很!” 山內,一名年輕修士迎了上來,故作慍怒的道。 “喏,這小子是個地品靈根,給你當徒弟了,你我兩不相欠,日后再提師兄可就要請你去比斗場走上一遭了!” 駕馭道器的中年元丹冷冷一哼,隨手一點后方。 接著,一位九歲男童怯生生的脫離隊伍。 “嘿嘿,師兄有心。” 年輕修士滿意的點點頭。 在兩位元丹執事的帶領下,通過測量大會篩選的修煉苗子,一個接一個的入山,迎接各自的道途之始。 與此同時,四元重天之上。 一名男子面無表情的駐足良久,最終一收靈劍,頭也不回的遁光遠去。 …… 大易境萬獸山脈。 這里是赫赫有名的兇地。 綿延幾萬里的山脈內,棲息上百種妖獸族群,不乏五階的妖王。 但一名男子卻如入無人之境般隨意穿梭。 在一座高峰前,他突然停止移動。 身形一晃的往下降落。 半日后,陳平看不出任何情緒的離開萬獸山。 以后沒必要再來了。 洞府遺跡早被千法圣宗掩蓋摧毀。 而且金珠也不曾給丁點的回應。 …… 青月城。 千法圣宗麾下的一座偏遠城池。 主持城中事務的不過是一名筑基巔峰的千法內門弟子。 城西,一間三進三出的寬敞大院。 一名年僅數歲的幼童汗水淋漓,吃力的操縱著一條半丈水龍。 “轟隆!” 術法砸向附近的假山,頓時將其四分五裂。 “陳師,盛兒可有進步?” 幼童拍拍手,興高采烈的道。 但他未太靠近涼亭里端坐的一位紫袍男子。 顯然內心對此人頗為的畏懼。 “繼續,每天施法一百次不要間斷。” 紫袍男子邊愜意的加了杯熱茶,邊淡淡的吩咐道。 “是!” 幼童面色一垮,又開始重復枯燥的施法咒語。 他可不敢違背陳師的命令。 兩載前,此人不知從哪里蹦出來。 直接讓族內的長輩奉若上賓,畢恭畢敬的侍候。 沒過幾日,陳師提出要提攜一下族內小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