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畝產兩石-《大漢從種田開始》
第(2/3)頁
“兩石...”
聽到這個數字后,張然的心不由為之一沉。這次他之所以把母親拉過來問長問短,主要還是因為看到這田里的景象后感到非常擔心。
但因為心存顧忌,張然不敢直接開口詢問糧食的產量,只能借著禾苗長勢不好這個問題,順勢問一下自己最關心的糧食產量問題...
盡管心里早有了一些準備,知道現在自家地里的糧食產量,很可能不如后世那么多。但當張然從母親那里得知,每畝地每年只能收兩石的時候,張然還是有些不可置信。
張然昨天已經偷偷向妹妹張穗兒詢問并驗證過了,現在的一斤大約只相當于后世的半斤。而一石糧食約為一百二十斤(漢斤),只相當于后世的六十市斤。兩石加起來,也才一百二十多斤而已。
“一畝地一年收一百二斤糧食,這要是放在后世,怕不是相當于絕產?”
一想到后世北方兩季輪種,平均畝產一千斤出頭的玉米和小麥,以及南方一年兩到三季,每季一千多斤的水稻,以及袁爺爺那畝產近兩千斤的超級雜交水稻。再想想現在每年每畝地只能收一百來斤的糧食...
“這還是可以引清水河河水灌溉的上等溉田...若是換成另外二十多畝旱田或者山田,怕是連后世糧食平均產量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吧!”
這么一算下來,張然忽然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
難怪家里窮的跟個鬼似的,這他喵的一年就收這么點糧食,還要交那么多稅。沒被餓死已經夠了不起的了。還想靠種地發財,做夢去吧!
經過這兩天的田間勞動,張然深切體會到古代生活的不易,更清楚古代田園生活,遠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美好,充滿詩意。反而處處充滿了心酸與苦痛。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
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
一想到自己以后一年到頭,不停在田里忙碌,竟然就只能收不到兩石的糧食,就這點糧食自己吃都嫌少,但還要交田稅...等過兩年,成年之后,還要交算賦(人頭稅),服徭役,張然就有一種極為淡疼的感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淳化县|
海原县|
凤翔县|
顺平县|
准格尔旗|
多伦县|
佛学|
墨脱县|
桂东县|
望奎县|
太保市|
沙洋县|
依安县|
留坝县|
宝鸡市|
灯塔市|
襄城县|
伊宁市|
滁州市|
洛扎县|
额济纳旗|
合川市|
津南区|
溧水县|
望都县|
云林县|
上饶县|
大关县|
民县|
青铜峡市|
东丰县|
临泽县|
建平县|
普陀区|
石河子市|
江陵县|
突泉县|
万安县|
建阳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