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十年生聚-《史上最強侯爺》
第(1/3)頁
王奇如今要做的,是進一步培養王祐,讓王祐形成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不過要形成這些,不僅要熟悉朝政,接觸更多事物,更要涉及到民間疾苦,了解百姓不易。
君主,不體恤百姓。
最終只會使得國破家亡。
王奇梳理朝政后,又在長安呆了一段時間。等進入十一月,天氣進一步冷下來,就留下朱善長繼續處理朝政,帶著太子王祐,以及夏侯虎等少數禁衛離開長安。
王奇本身是大宗師,放眼天下,沒有人是王奇的對手。夏侯虎這里,也是大宗師,加上少許禁衛在,一行人安全無虞。
為了歷練王祐,夏侯虎帶著的人,并未貼身跟隨,而是遠遠吊在后面,能隨吃馳援就行。一行人離開長安后,王奇沒有選擇坐火車,而是帶著王祐,徒步了解地方上的情況。
對王祐來說,他是頭一遭這般外出。
他出生后,就一直在長安,雖說也能跟著祖父王宗熙,了解一些地方上的情況。
可是外面的風景,卻是不知。
如今,終于看到了地方上的情況。從長安離開到洛陽,王奇一行人白天趕路,晚上便借宿地方,實在是沒地方住,便找破廟落腳。
這一路上,王祐終于見識到了地方上真正的情況。王祐能看到百姓頓頓都吃紅薯,碗中沒有米飯。也看到地方上的殷實之家,家境優渥。更見到地方上,仍然是有流民,四處流浪。
天下雖說平定,甚至堪稱盛世,可實際上,任何盛世下,都不可能沒有貧窮的人。
人分三六九等,處境也各自不同。所以這樣的閱歷認識,對王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這樣的觀察,能讓他知道,地方上許多的百姓,還很貧瘠,甚至無數人還僅僅只能不餓肚子。
距離不愁吃穿,還差得遠。
甚至地方上幾歲的孩童,沒有所謂的不愁吃穿,乃至于朝廷雖說安排讓孩子讀書。實際上,仍有許多人不曾讀書。
尤其是一些偏僻山村,大多數情況下,女子都被嫌棄,甚至有被扔掉的情況。
王祐看在眼中,眼中更多了悲憫。
他曾經,也覺得自己挺苦的。
雖說是皇子,雖說是儲君,可是日日不得停歇,要不斷學習,也沒有父親陪伴。這樣的日子,他覺得很艱苦了。
見識到了地方上的一切,王祐覺得,這都不算什么事兒。
他那是矯情的苦楚。
真正的苦,是連基本的物質,都還沒有得到保證,有了上頓沒有下頓,朝不保夕。甚至,連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證。
王祐在游歷中,漸漸不一樣,身上多了堅韌不拔的韌性。
這是很重要的素質。
王奇自始至終不曾插手什么,他只是讓王祐知曉。天下情況,不是朝中官員所說的模樣,而是疾苦多得很。
甚至,天下疾苦,百姓最苦。
這是關鍵。
王奇和王祐父子一路往東,離開洛陽后,卻是不曾南下去江南地區。江南富庶,百姓日子大多還算不錯,且氣候也還好,所以不適合游歷。
王奇帶著王祐,一路往東北方向去,轉道冀州方面去。如今天氣愈發的寒冷,冀州更是苦寒。恰是寒冷中,才能看到人間疾苦。
這一路走一路看,轉眼進入永安八年,王祐再度年長了一歲,已經是九歲孩子。他身體很是精壯,只是相比于以往,還是瘦了一些,多了一絲的剽悍。
畢竟風雪侵襲,甚至他們路上,還曾遇到人劫道,這些都是王祐解決。
所以,王祐有了變化。
王祐如今的臉上,少了昔日的稚嫩,更多了一些成熟。
皇室子弟,本就成熟更早。如今跟著王奇見識到地方上的情況,更是如此。
王奇帶著王祐繼續北上,不過這時候的腳程,卻是慢了下來。有時候抵達一座城池,便停下來住一段時間,觀察地方上的情況。
王奇如今,全然不在乎時間。對王奇來說,培養王祐很重要。王祐小時候,王奇陪伴的時間很少,如今一一彌補,同時也是親力親為的教導。
也就是王奇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能駕馭齊國,才敢這么培養王祐。再者,有朱善長等人在朝中,王奇也是放心。
王奇帶著王祐北上,一路的足跡,從冀州開始,再到幽州,然后繼續北上,進入昔日高句麗如今韓州的區域。再乘船出海,南下往倭州去。
王奇帶著王祐在倭州逗留,任由王祐和倭州魏諷交談,任由王祐了解倭州的一切,熟悉倭州的風土人情,以及異域的不一樣。
王奇和王祐一行人,在倭州逗留三個月,又進入秋風蕭瑟的時間。王奇、王祐和夏侯虎一行人,再度啟程離開,乘船出海,走海上往象州去。
這一路途徑永州島、雙鶴島、平山島三處補給點,每到一處,王奇也會講解一番。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王奇親自來過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普安县|
凤冈县|
建德市|
绍兴市|
盘山县|
梁河县|
平远县|
德惠市|
绥德县|
江川县|
建湖县|
柯坪县|
灵宝市|
洪洞县|
南郑县|
泉州市|
丹凤县|
延寿县|
扶绥县|
广州市|
墨玉县|
武宁县|
海丰县|
蒲江县|
江城|
绥芬河市|
达州市|
谢通门县|
昭通市|
乌兰县|
南投市|
伊吾县|
阳原县|
卢龙县|
行唐县|
梨树县|
浦东新区|
云和县|
五常市|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