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世民一臉激動和期待的表情。 楚笙對于老李等四人的表現很滿意啊。 于是繼續開口娓娓道來。 “這科舉制度,起源與南北朝,可是就是這個隋煬帝,在科舉制度上進行了改革和發展。” “這一點他的功勞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值得咱們幾個在這里高談闊論一番的。” “首先,科舉制度改變了朝廷的用人制度,使得肯努力,有才識的青年才俊,有機會通過科舉進入朝堂,這打破了世家貴族壟斷朝堂勢力的弊端。” “老李,你們幾個試想一下,一個帝王啊,朝堂之上盡皆是世家貴族子弟上朝為官。” “老李,若是你是陛下,你心里會安心嗎?你晚上能睡的安穩嗎?你能保證他們都聽你的話嗎?是不是這幫人隨時都有造反的可能啊?” 楚笙話音落地,李世民手里的酒杯一個哆嗦,差點就翻倒在酒桌上。 楚笙的話,一字一句都說在了他的內心深處。 也是他曾今最為擔心和害怕的事情。 就算是如今,也時刻不敢掉以輕心。 “楚公子,所言甚是,若是如此,真的是讓人寢食難安。” 李世民尷尬的苦笑著回應道。 “所以說嗎,隋煬帝還是有不少功勞的,包括修筑長城,雖然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即便是如此,此舉對后世的影響和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楚笙想起千年以后依舊聞名于世的長城,心里不僅感慨萬千。 若不是隋煬帝再次重新修建一次長城,后人們也許就看不到這巍峨壯觀的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了。 歷史不應該只記得秦始皇修長城。 若是沒有隋煬帝再一次大規模的重修和補建。 說不定這萬里長城永不倒,最終只會成為一句空話而已。 “楚公子,這隋煬帝的功過是非,楚公子講解的非常詳細也分析的非常透徹。” “現在是不是該說說這當今天子的事情了。” 李世民厚顏無恥的開始自薦起來。 而且再一次親自為楚笙斟酒。 因為他太渴望得到楚笙的評價了。 而且從他對隋煬帝的評價里,李世民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楚公子對自己的評價,應該會略好一些。 這讓李世民內心想想,都感覺有些激動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