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隋煬帝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因為他不冷啊,他可是穿著虎皮大衣的,那家伙,暖和的很。” “隋煬帝想當(dāng)然的以為,讓士兵們打起仗來,跑去步來,運動起來就暖和了,實在是失策啊。”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那就是將士們的給養(yǎng)和輜重嚴(yán)重不足。” “隋煬帝三次討伐高句麗,每一次集結(jié)的將士們,都在百萬之上。” “按道理這是沒有不勝的道理的,可是隋煬帝為何偏偏就沒有得勝?” “就是因為這給養(yǎng)和輜重供給不足啊,隋煬帝每日發(fā)一軍,軍隊要四十余日才出發(fā)完畢,這是多么漫長和龐大的軍隊啊,前后綿延上千里。如此漫長的隊伍,已經(jīng)完全成了顧頭不顧腳的散兵游勇。后面的供給后勤隊伍,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hù),他們送往前線的物資,多次受到沿途游牧民族的侵襲和洗劫,供給不足,氣候不適,也是導(dǎo)致隋煬帝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可是隋煬帝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況下,考慮不周,貿(mào)然出兵,實在是讓人感到嘆息啊。” “再加上,國內(nèi)因為三次出征高句麗而勞師動眾,橫征賦稅,已經(jīng)到了百姓們無法忍受的地步。” “三征高句麗,歷時三年,整個國家已然疲憊到了極點。” “天時地利人和,隋煬帝盡皆失去,大隋朝離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yuǎn)了。” 楚笙端起酒杯,再飲一杯酒。 可是,竟然沒人給他斟酒了。 因為李世民等人,盡皆被楚笙的言論給驚呆了。 滿打滿算,在隋煬帝出征高句麗的時候,這少年郎也就是個懵懂未知的孩子。 可是,他竟然將一切看的透透測測,而且這一針見血的分析,就像是親眼看到的一般。 這樣的人,不是仙人是什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