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慕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種不妙的預感,問道:“什么話?” 趙捕頭回憶片刻,說道:“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李慕傻傻的站在原地,腦海嗡鳴一片。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那女子臨死前喊出的這一句,正是《竇娥冤》中的內容。 “《竇娥冤》還有這作用?” “我以后要是遇到貪官污吏,也要仰天咆哮,吼出《竇娥冤》里的那一句話。” “要是我們這個世界也能憑借《竇娥冤》里面的那句話,感天動地就好了。” 讀者們議論紛紛,隨后他們繼續閱讀后面的內容。 他吞了口唾沫,繼續說道:“王家公子將那農戶之女擄回家中后,欲要實施奸淫,卻不小心失手將她打死,那農戶告上縣衙,王氏父子早就給了縣令大人一大筆好處,將那女子的死,嫁禍在了那小乞丐身上……” …… 陳郡丞拳頭緊握,大怒道:“混賬啊!” 他話音剛落,衙門之外,忽然傳來一陣騷亂。 …… 以縣令陳川為首的這些人,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在記錄的過程中,氣的李慕有些頭疼。 他不覺得那兇靈做錯了什么,反倒覺得痛快,這些人死不足惜,大周律法管不了,朝廷不收,自有天收。 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并不是死于那兇靈之手,而是死于天譴。 鬼物初始的力量,來自于怨氣。 怨氣越重,死后化為鬼魂,實力便越強。 若是她們的怨氣,能夠驚天動地,引起天地共鳴,有極低的概率,在死后極短的時間內,化為絕世兇靈。 那小乞丐被惡少擄去,本是受害之人,卻反而被栽贓成為殺人兇手,身上蒙受的冤屈,堪比竇娥,死前怨氣滔天,又碰巧喊出了具有真言作用的那句話,引起天地異象,成就絕世兇靈…… “這些貪官污吏,死了活該!” “貪官污吏以及惡少一家全都被兇靈殺死,真是大快人心!” “若是我們也能以《竇娥冤》的那句話溝通天地就好了,看哪個貪官污吏敢橫行霸道?” 讀者們議論紛紛,隨后他們繼續閱讀后面的內容。 她要以《竇娥冤》和徐小玉之事,震懾大周三十六郡的地方官府,讓這些地方的父母官員,時刻對百姓的生命保持敬畏,減少錯案冤案的發生。 此舉有利于凝聚民心,更有利于百姓念力的凝聚。 而陽縣縣令,也被她樹立成了一個反面典型。 他的跪地石像,被立在陽縣縣衙前面,受百姓唾罵,也會被歷史永遠的銘記。 …… 一段《竇娥冤》講完,茶樓內眾人心情沉重,云臺郡守看了身后諸人一眼,說道:“北郡陽縣之事,希望你們引以為戒,云臺郡轄下,絕對不允許出現此類事情……” “是……” 十余位縣令,面色肅然的點頭。 北郡那兇靈出現之前,沒有人會想到,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陽縣縣令一家被屠,陽縣縣衙被血洗,給他們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鐘。 萬一因為草菅人命,在他們的轄區內,出現了這樣一位兇靈,政績倒是其次,怕的是被兇靈索命滅門,被朝廷追責,將他們的塑像也立在衙門之前,受萬人唾罵,那便真的是白活一世了。 …… 大周三十六郡,都有《竇娥冤》的故事流傳,或許有人已經忘記了那陽縣小吏的名字,但他們卻不會忘記,北郡境內,有一血性小吏,敢直面不公,指天罵地,引起天地共鳴,異象降世…… “《竇娥冤》出世之后,怕是沒有多少貪官污吏再敢草菅人命。” “陽縣縣令死后被立雕像,實在是大快人心。” “李慕這下徹底出名了。” 讀者們議論紛紛,隨后他們繼續閱讀后面的內容。 “只是街頭縱馬這種小事,就不用升堂了……” 鄭彬揮了揮手,說道:“警戒一番,讓他們下次不要再犯就行。” “這恐怕不好吧。” 張春看了看圍在都衙外面的百姓,說道:“街頭縱馬,危害百姓,依照律法,當杖二十,囚七日,以儆效尤。” 鄭彬眉頭皺起,想了想,說道:“若只是縱馬,未傷及百姓,依照律法,也可以銀代罪,二十杖,可以二兩銀子代之,七日監禁,可以七兩銀子代之……” 張春點頭道:“律法中確有此條,鄭大人真是機敏。” 鄭彬當做沒有聽懂他的話外之意,走到幾人身邊,說道:“街頭縱馬,依照律法,罰你們每人九兩銀子,以后不要再犯了。” 名叫朱聰的年輕男人沉著臉,壓低聲音說道:“你知道,我要的不是這個……” 鄭彬沉聲道:“外面有那么百姓看著,如果驚動了內衛,可就不是罰銀的事情了。”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