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麻姑怔怔的看著他,有些驚奇:“他還有這樣的一面?”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徐樂落筆。 周圍的讀書人不時露出驚嘆之聲。 “與詩的前兩句不同的是,后兩句諷刺意味更足?!? “后兩句以諷刺的語言寫出當(dāng)政者縱情聲色,并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露聲色地揭露了“游人們”的腐朽本質(zhì),也由此表現(xiàn)出作者對當(dāng)政者不思收復(fù)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dān)憂?!? “全詩構(gòu)思巧妙,措詞精當(dāng),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杰作?!? 面對這樣的詩詞,只需要夸就行了。 魏得祿在一旁嘿嘿傻笑。 石開與秦明也對后兩句詩進(jìn)行了分析。 石開:后兩句“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人”在這里不能僅僅理解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國家統(tǒng)治階級。這句緊承上“西湖歌舞幾時休”而來。” 秦明表示贊同:“詩人面對這不停的歌舞,看著這些“游人們”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現(xiàn)出自己的感慨之情。” “其中,“暖風(fēng)”一語雙關(guān),在詩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風(fēng),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fēng)。在詩人看在,正是這股“暖風(fēng)”把“游人”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 “其中的“熏”、“醉”兩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游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 “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游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一個“醉”字,留下了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游人們”在這美好的“西湖”環(huán)境中的丑態(tài)?!? 看著這首詩,秦明與石開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贊嘆之詞。 他們兩人都覺得不虛此行,竟然見到了一首出縣之詩。 “果然是字字珠璣,這首詩足以出縣!” 此方世界,好詩會綻放光華,分為出縣,鳴洲,鎮(zhèn)國。 “驚才絕艷,驚才絕艷啊!” 魏得祿大聲叫喊,激動得滿面通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他做出好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