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坐在地鐵里的沈儷,用手機備忘錄打著她一周一更的公眾號文章,這個公眾號她經(jīng)營了四年,目前擁有三十多萬粉絲,公眾號名字叫“美儷人生”。 車廂內(nèi)放著普通話、英文和粵語的廣播,提醒乘客們下一站的到站口。 這班車一如既往是末班車,車廂無比空曠,好似整節(jié)車廂都是私人的,就連這輛造價幾十億的車也完全為沈儷一人而開。 “剛開始的我認為她就是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富二代,整天妄想可以沒有工作經(jīng)驗就創(chuàng)業(yè)成功,她敢打敢殺,是絕對的理想主義者。” 沈儷在手機屏幕上打著這些字,車廂內(nèi)的提示音好似成為了一種若有似無的背景音樂。 “但后來我才明白,她之所以把未來理想化,是因為她當下以及過去的生活并不理想。 她告訴我,她的父母在她15歲時離婚了,離婚后母親移居國外。 父親雖然沒有再婚,但伴侶換了一個又一個,這些女人學歷高到博士低至中專畢業(yè),身型有胖有瘦,長相也參差不齊。 十幾年后她研究生畢業(yè),父親終于跟她坦誠:我跟你母親沒有共同話題,相比于你母親,現(xiàn)在我跟一位26歲的姑娘更有共同話題,是的,她只比你大兩歲,遠沒有你母親漂亮。 她不記得她是從父親與她坦白后,還是從父母離婚的時點就開始不相信婚姻的,她確定的就是她不相信,完全不相信。 她跟我說,戀愛可以談,但婚她是不會結的。 我本以為她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僅限于愛情和婚姻,但當昨天她抱著我哭說打死都不為別人打工時,我忽然意識到,這個女孩子雖然非常的漂亮與富有,但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可憐人。 她的可憐之處在于她對他人沒有信任感,對這個社會也沒有安全感。 因為沒有安全感,她不會把自己嫁給任何一個男人,也不會去任何一家非她創(chuàng)立的公司工作,如果她這樣做了,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就會覺得不安,就不得不時時刻刻小心翼翼,總怕別人甩了自己或者辭退自己。 她就像那曾經(jīng)被主人拋棄了一次的狗到了第二個主人家的心理狀態(tài)一樣,這個比喻雖然不太恰當,但卻足夠貼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