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寒門梟士》
第(1/3)頁
秋去冬來,夏去秋至,轉眼到了次年十月,十月初一,朝廷正式改年號為重和,此時距離科舉還有五個月,但京城科舉的氣氛也漸漸濃厚起來,每年的這個時候,就陸陸續續有各地的舉人趕來京城準備應考,一般參加科舉的人數都是五到六萬人,如果中間有恩科的話,人數會稍多,正好前年秋天發解試開了一次恩科,有經驗的官員便預測明年參加科舉的人數將達八萬之眾。
京城的客棧生意開始好轉,很多民房也掛出了臨時出租的牌子,酒樓、茶館、青樓、教坊、書坊等等行業開始期盼黃金時代來臨。
參加省試科舉的士子一般都是各州的舉人,太學生也可以報名,另外,每州也可以推薦若干名州學優秀士子進京參加省試,這也是朝廷收回發解試出題權后,對各州的一種補償。
報名時間一般在十二月左右,十二月后幾乎所有的士子都要進京報名,除了部分汴京附近的士子會回鄉復習,大部分士子都會留在京城,等待兩個月后的科舉大考開始。
不過十月份對李延慶而言還有一場重要的考試,那就太學一年一度的年考。
太學年考一般是在八月初舉行,今年因故推遲到十月,比往年晚了兩個月。
雖然太學是采用積分制,平時成績也算分,諸如出勤、作業、旬考、月考之類,可這也只是對外舍生和內舍生的頭兩年而言,年考確實不重要,只要平時積分夠了,年考就算不考也沒有問題。
但對面臨升學的太學生,年考卻是生死之考,比如州學升太學、外舍生升內舍生、內舍生升上舍生,以及上舍初等生升上舍中等生等等。
以上四種情況的升學年考都極為重要,考試決定命運,當然,如果平時成績非常優秀,太學也會酌情給一次明年重考的機會,可如果第二年還是考不過,那就只能退學了。
李延慶屬于第四種情況,他去年八月去了鄆州而沒有參加年考,今年十月他將面臨上舍初等生升上舍中等生的考試,這是上舍生的特殊之處,一旦考中上舍中等生,便可視為考中省試,賜同進士出身,可以有資格去各州府任教。
吃罷早飯,李延慶匆匆趕去勤學樓聽少宰兼中書侍郎余深講解時事政論,給太學生講課是朝廷高官的一項義務,幾乎每月都會有一名高官前來太學講課一天,但相國前來講課并不多,去年十二月蔡京來太學講過一次,談論稅賦改革新思路。
“李賢弟!”
后面有人叫他,李延慶回頭,卻是同鄉武邦昌,武邦昌比李延慶高一級,他去年沒有考過上舍中等生,但因為他平時成績不錯,今年他還有一次機會,如果他還考不過,就只能退學了。
“原來是武兄,好久不見了。”
“我估計今天會遇到你,果然碰到了。”
“武兄找我有事嗎?”
“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想和你聊聊明年科舉之事,我有些消息,可能你比較感興趣。”
李延慶頓時大喜,連忙問道:“武兄請說!”
“明年科舉將增加考詩,你知道嗎?”
李延慶點點頭,科舉詩詞在王安石變法后曾廢止詩賦,司馬光掌權后又重新恢復,趙佶登基后再次廢止,不過前年發解試已經恢復考詩,這是一個信號,意味著下屆省試也將考詩,大家都有心理準備,果然增考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西充县|
饶河县|
德钦县|
潮州市|
六安市|
宝丰县|
宁夏|
阿图什市|
永平县|
新蔡县|
嘉兴市|
阿克陶县|
焦作市|
孝义市|
柳江县|
东莞市|
温州市|
梓潼县|
鄂伦春自治旗|
游戏|
华安县|
陇南市|
浙江省|
阳新县|
灵武市|
锡林郭勒盟|
资中县|
安岳县|
鸡西市|
阜新市|
临西县|
鄂伦春自治旗|
霍邱县|
万荣县|
余江县|
泸溪县|
都江堰市|
开远市|
万宁市|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