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上)-《寒門梟士》


    第(1/3)頁

    李冬冬一去三個多月沒有半點消息,也不知道蚊香有沒有做出來?或者在市場上有沒有大受歡迎?

    但一葉可知秋,在湯陰縣專賣新潮品和奢侈品的湯記雜貨店中沒有看見蚊香出現(xiàn),就說明李冬冬的創(chuàng)業(yè)暫時遇到了困難。

    只是李延慶暫時沒有心思過問李冬冬的事情,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現(xiàn)在已到九月,一場極為重要的考試即將來臨,這便是發(fā)解試的第一場考試。

    宋朝不像明清,明清必須童子試通過后才輪到解試,而宋朝發(fā)解試就是法定科舉的第一步,也叫州試,但如果不加以限制,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會一窩蜂地跑去參加解試,增加考生和考官的負擔,也會造成嚴重的魚龍混雜,不利于選拔優(yōu)秀人才。

    所以宋朝對參加發(fā)解試的士子也有一定的資格限制,辦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擔保制,由三名舉人進行擔保,另一種是推薦制,也就是由各縣推薦士子去考試。

    但如果考生作弊或者水平過于低下,一般都會連累到擔保人,嚴重影響擔保人的前途,所以愿意當擔保人的舉人越來越少,各縣的推薦便成了主流。

    為了推薦合格的人才去參加解試,大部分縣份都會在解試前兩個月舉行一次選拔考試,這種選拔考試到了明清后便漸漸形成了童子試。

    湯陰縣也不例外,每年重陽節(jié)后,便由知縣或者縣丞在縣學舉行正式的選拔考試,只有選拔考試通過才會被縣里推薦去參加發(fā)解試。

    自從王安石改革太學制度后,各州普遍設(shè)立了官辦州學,這樣一來,縣學的選拔考試便被賦予了另外一層意義:它同時也是縣學的畢業(yè)考試,統(tǒng)稱為縣學大考。

    不過因為是縣里自行命題,一般很簡單,流于形式,而且作弊現(xiàn)象十分嚴重,基本上都是全部通過。

    但今年發(fā)解試改革后,九月的縣試就和從前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它成了發(fā)解試的組成部分,稱為縣試,由州府出題,州府派官員來各縣主考,更讓考生們恐懼的是,上個月州府頒布了正式通知,這次湯陰縣試只錄取前一百名。

    也就是說,只有一百人有資格去參加正式的發(fā)解試,湯陰縣以前每年都有四百余人涌去安陽參考,今年卻只有一百人有機會。

    ......

    在縣試前一天的飯桌上,張顯匆匆坐下,便瞪著熬得通紅的眼睛對李延慶道:“老李,我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太學、國子學和四大書院相州籍的解試考生已經(jīng)統(tǒng)計出來了,共有七十五人?!?

    “哦!”李延慶淡淡地回應一聲。

    張顯幾乎一夜未睡,就是要急著告訴李延慶這個重大消息,但李延慶卻顯得有點漫不經(jīng)心,著實令張顯感到失望。

    他有點著急道:“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嗎?一共才有十五個舉人名額,相州內(nèi)部本來就競爭很激烈了,現(xiàn)在外面又跑回來這么大群狼,哪里還有我們份!”

    若是往常,李延慶一定會很吃驚這個消息,但現(xiàn)在他至少還有一半詮釋沒有仔細研讀,詩一首沒做,刑律也一個字也沒背,他對考上舉人已經(jīng)沒有了最初信心,競爭對手再多他也不在意了,頗有點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的感覺。

    “現(xiàn)在別管那么多了,還是集中精力應對明天的縣試要緊?!?

    現(xiàn)在李延慶有點底氣不足,對明天縣試也開始緊張起來了。

    正在喝粥的岳飛感覺到了李延慶的緊張,忍不住笑道:“老李不會這么沒有信心吧?”

    “當然沒有信心!”

    不等李延慶回答,張顯先給眾人倒苦水了,“這次湯陰縣一共有五百三十人報考發(fā)解試,安陽縣有七百余人,臨漳縣有四百余人,林慮縣也有三百人出頭,加起來就兩千余人了,縣試就淘汰一千五百人,只剩下五百人參加正式解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九台市| 通城县| 古丈县| 开封市| 绍兴市| 精河县| 三台县| 宁安市| 潼关县| 虎林市| 水城县| 介休市| 蕉岭县| 昆山市| 正安县| 阿瓦提县| 十堰市| 尼勒克县| 云梦县| 同仁县| 孙吴县| 常山县| 张家界市| 江门市| 河西区| 尚志市| 上杭县| 原阳县| 蒙城县| 石台县| 交口县| 赣州市| 大安市| 邯郸县| 邮箱| 天峻县| 贺兰县| 石门县| 金门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