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章 冤家路窄-《寒門梟士》


    第(1/3)頁

    李延慶不知該不該驚擾此人,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只見李大器從旁邊走廊的月門里轉出,自言自語道:“奇怪,人到哪里去了?”

    “慶兒,你四叔不在,我們先拜一拜,回頭再上香!”

    李大器的說話聲驚動了正堂內的中年男子,他連忙將葫蘆塞進懷中,手忙腳亂把酒壺放回原處,大門吱嘎一聲,李延慶走了進來。

    李延慶就當什么也沒有看見,回頭對父親道:“爹爹,正堂里有人呢!”

    “呵呵,嚇我一跳,原來是慶兒,好久不見了。”中年男子暗暗松了口氣,原來是這個傻小子。

    李大器也走了進來,他又驚又喜道:“我到處找不到人,原來四弟就在正堂內。”

    這名男子叫做李大光,是李大器的堂弟,也是一個讀書人,為人圓滑,在家族頗有人脈,雖然不是鹿山主房,卻得到了族長的另眼看待,讓他負責看管李氏宗祠。

    李延慶這才看清他的模樣,眉眼間其實很年輕,最多也就三十歲,但頭發胡子卻已經半白了,看起來就像五十出頭的中年人。

    不過他須發雖然半白,但下頜上的胡須足有一尺長,飄飄然卻顯得有幾分仙風道骨。

    他身材高大,穿了一件雪白的大袍,做工十分考究,舉手投足都有一種溫文爾雅的氣度,就像一個在宗祠里煉丹養生的道士,和穿著補丁破衫、身材瘦小的李大器形成了鮮明對比。

    李大光見李延慶不給自己磕頭見禮,心中有點不舒服,又問李大器道:“大器今天怎么來了?”

    “慶兒已完全康復,今天特來拜謝先人護佑。”

    “應該的!”

    李大光瞥了一眼李延慶,便將李大器拉到一邊似笑非笑問道:“或許我不該問,慶兒看起來很聰明嘛!怎么大家都叫他二傻?”

    李大器苦笑一聲,“以前是有點傻,蒙祖先保佑,慶兒突然開竅了。”

    “哦!原來如此。”

    父親和叔父躲到一邊嘀嘀咕咕,李延慶卻好奇地四下打量這座頗為壯觀的正堂。

    正堂從外面看不算高,最多三層樓,但從里面看卻顯得十分高大,全木結構,一根巨大橫梁上垂掛下來幾條長長的簾幔,北面窗邊堆疊著幾十張桌子,看來祠堂內也常常擺酒席。

    中間便是靈位塔,實際上是一個兩層樓高的巨大木龕,占據了大半個正堂,上面密密麻麻擺滿了李氏四房先人的靈位牌,像寶塔一樣層層向上,足有一百多只牌位。

    李延慶發現最上方有點奇怪,一般而言,最上方只有一尊靈位牌,是家族祠堂供奉的第一位祖先,李氏家族也不例外,頂端確實有一尊牌位,放在所有牌位的正中間,彰顯它的祖先地位。

    但在這位祖先上面還有一面更大的靈位牌,似乎是用很名貴的紫檀木做成,側放在最邊上,讓李延慶感到奇怪的就是這尊靈牌上面竟然一個字也沒有,就好像是一面多余的備用牌位,但一種直覺告訴李延慶,它才是李氏家族真正的祖先。

    “慶兒在看什么?”李大器走上前問道。

    “我在看最上面,爹爹,我們的祖先是當官的嗎?”

    李大器這才想起今天是兒子開竅后第一次來祠堂,以前來都是鉆到桌下面找吃的,難得兒子主動問先祖之事。

    一種強烈的責任感讓李大器覺得有必要給兒子講一講祖先的輝煌歷史。

    他指著最上面正中間的靈牌道:“看見沒有,那就是我們最早的祖先,本朝太祖時曾任右領軍衛大將軍,從浦是他的名諱,但最早叫做從謙,他有七個兒子,其中庶三子在太宗年間遷到相州湯陰縣,他又有四個兒子,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四房。”

    李延慶這才知道,原來他的祖先居然還是一個宋朝大將軍,不過他好像知道李從謙這個人,李延慶沉思一會兒,終于想起來了,這個李從謙是宋初年間的詩人和書法家,還是唐后主李煜的胞弟。

    “那么,最頂端的那面無字靈牌又是誰?”李延慶指最上端那個遮遮掩掩的靈位問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桐城市| 梅河口市| 达日县| 手游| 青铜峡市| 玉林市| 阜阳市| 吴江市| 措美县| 婺源县| 裕民县| 鹤壁市| 铁力市| 山东| 旬邑县| 湟源县| 卢氏县| 石泉县| 东光县| 上犹县| 北碚区| 石狮市| 清新县| 盈江县| 镶黄旗| 新巴尔虎左旗| 平利县| 大宁县| 如东县| 平陆县| 汕尾市| 德昌县| 富宁县| 定边县| 来凤县| 乌什县| 平江县| 滨州市| 繁昌县|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