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練習已經夠了,對于本這種水平的選手,賽前的練習無法起到任何觀察的作用。 蘇舟揮動起手臂,紅色的拍面朝上,他的球拍在空中畫了一個優雅的圓弧,那顆極速沖向他的白色小球,便穩穩的停在了蘇舟的球拍中央。 “開始吧。”蘇舟主動說,他看向一側,一般來說,進行隊內的練習賽時,只要兩方自己在心中計數就好,不需要所謂的記分牌和計分板,而特地過來圍觀的三人,現在正站在距離球臺數米之外的隔板外,貝克爾教練更是趁著兩人練球的空蕩找來了一個記分牌,沖著蘇舟笑瞇瞇的比了個拇指。 粥粥盯了一會,默默的轉過頭。 本:“………”覺得有些丟臉,并且一臉頭痛的道了歉,“抱歉,我們的教練腦袋有點不好——” 貝克爾:“嘿,本,你想說點什么動人的話給我聽?” 本:“………”果斷的選擇終止這個話題,男人轉過頭,看向蘇舟——準確的說,是看向蘇舟手中的白色小球,“你猜球吧。”德國男人說,提出建議道,“或者你比較喜歡用剪子石頭布?” 蘇舟搖頭,上前兩步,站在球臺前,將球拍放在了球臺上。 他傾下身體,兩只手都落在了球臺的下面,直立的本完全看不見球臺下方的情景,自然而然的,也就看不到白色的小球在蘇舟的哪只手里。 三秒后。 蘇舟:“rightorleft?” 本指向了右邊。 蘇舟高高的抬起右手,里面赫然有著一個白色的小球。 本笑了:“我猜球的運氣一直不錯。” 蘇舟道了聲“恭喜”,又問:“你要球權還是場地?……對了我還沒問,是三局兩勝還是五局三勝、或者七局四勝?” 聞言,本卻側頭看向了他們的教練。 畢竟,他們行事乖張的教練一開始就說的很清楚了,他希望他們這群沒用的成年人,起碼能起到一個優秀的靶子的作用,將這個年輕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們的身上,同時也把這個年輕人的乒乓球盡可能的研究透。 貝克爾摸了摸下巴,胡渣的手感生硬極了,他比了個“五”的手勢,卻又在本轉回頭之前,猶豫了一下,把五變成了七。 這就是七局四勝的意思了。 貝克爾有他自己的考慮,如果是跟奧古斯特這樣的選手對打,貝克爾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五局三勝。 但如果是對上本這樣的削球手…… 磨人、回合多、越到后期越考驗體力和臂力。 貝克爾很好奇,想知道兩人在后期究竟能打成什么水準。 本猜中了球,現在的決定權在本,他選擇了球權,蘇舟就可以選擇場地,反之亦然。 “你想要發球嗎?”本的表情時刻都是在笑著的,只是他說話的語氣總是給人一種淡漠的隔閡感。 蘇舟舉著球還沒開口。 本就繼續有禮的說:“如果你覺得你先發球會比較有利的話,球權就給你了。” 粥粥舉著球的手臂僵了兩秒,緩緩的收了回來。 蘇舟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拿著球,站在球臺前。 這很正常,畢竟這個世界的他只是一個16歲的孩子,本的做法是屬于成年人的謙讓。 ——可!是! 還!是!內!心!好!氣!哦! 蘇舟在原地跺了跺腳,又甩了甩手腕,然后他站在反手半臺的位置,彎腰舉腕,做出了發球的手勢。 蘇舟沒有自大的想,接下來咱們學學如何做人,而是—— 只有跟水平更高的人不斷地對戰,才能更快的幫助他去找回他的球感,才能更快的接近他前世的水平,然后再加以超越! 面前的對手是本,打法是他最苦手的削球,世界的乒乓球排名穩坐前三。 這是一場練習賽,但同時也是一場正式的比賽,可以說,眼下的這場比賽,應該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半年里,水平最高的一場了! 踹走奧古大大,奧古斯特不算在內,初到慕尼黑的那一晚,他們倆只是來了一場非常不正式的練習賽,不,連“賽”也說不上,只是在練球而已。 所以—— 希望這一場比賽,能盡可能多的,讓他的靈魂和他的身體,更好適應在一起! 球權在蘇舟,蘇舟先開局,正手發側下旋球!比賽開始! 第一局的最開始處于互相試探的階段,本的接球很穩,穩穩妥妥的回了一個正手搓球,蘇舟也沒有急著開攻,同樣以一個反手短搓將球擊回。 本又搓了一板。 蘇舟仍然回搓一板。 本繼續正手搓球,然而這一球他搓的很長,以蘇舟的立場來說,這一球“送”的無比舒服,完全就像是教練在送球,只是為了讓他練習正手拉球一樣。 球送的這么舒服,能不攻起來嗎?! 就算這一球是本故意這么“送”的又怎么樣,難道明知道對方是個削球手,他就要一直不進攻,而是搓球到底的和對方“菜雞互啄”嗎?! 當機立斷,身子一側,蘇舟小臂發力,手腕帶動球拍,正手拉球! 回擊的白色小球帶上了更加劇烈的旋轉!但更多的卻是球速,乒乓球沖擊的飛快,將前幾球的慢節奏完全打亂! 然而,本已經后撤到了遠臺。 正手反膠,反手長膠,這是大多的削球手會選擇的膠皮,也是本的球拍所擁有的樣子。 本早已準備就緒,蘇舟的球速很快,快中帶著旋轉,但是在本看來,他早已見過了比這個更快、更轉的球—— 來自于他的隊長奧古斯特。 注視著那顆朝他飛來的白色小球,本的目光是沉靜的。 他遠遠的站在臺外,紅色的膠面自臉側下切,已經下落到乒乓球臺面以下的小球,在與本的球拍重重的摩擦之后,低低的又飛回了蘇舟的球臺,并且猶如中國的太極八卦,蘇舟兇猛的球速,在本的這一接球后,又再一度的慢了下來。 乒乓球回到了蘇舟的半臺,雖然低,但落點卻是遠臺。 蘇舟早已做好準備,滑步向右,繼續開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