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三線輪回》
第(1/3)頁
1996年冬,青海,雜多地區(qū)。
風頭如刀。
月光下,無數(shù)車轍印交錯著斜上緩坡,幾十輛笨重的車子散落地停在轍印盡頭,車里都有人,車光或明或暗,高處俯視,偌大車陣如螢火遍地鋪陳,又像墜地的風箏,屁股后都拖長長的轍線。
車陣中央是輛軍綠色的北京吉普212,駕駛座旁的車窗降下條縫,從里頭傳出香港電視劇《上海灘》的粵語主題曲。
“轉千灣轉千灘,亦未平復此中爭斗……”
車里坐了三個人。
駕駛座上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兩鬢已經(jīng)有些許花白,身上裹著軍大衣,手邊放了袋攤開了袋口的熟花生。
他一粒粒剝開,搓碎仁上的花生衣,藏地寒冷,天氣干燥,碎掉的細小花生衣因著靜電作用四下飄起,隨著悶在花生殼里的香味飄散開來。
副駕駛上坐了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膝上頂了臺日本產(chǎn)的手提式三洋錄放機,《上海灘》就是從這臺機子里傳出來的。
不過她聽得并不專心,正對著小方鏡撲粉,粉撲上取的粉太多,白色的香粉蓬蓬蕩開,那老頭被香味嗆到,老大不高興地瞪了那姑娘一眼,忍不住說了句:“你是出來做事的,還是來選美的?”
不像樣!燙著大波浪頭,臉抹成魚肚白,待會勢必還要把嘴唇抹得雞血一樣紅,去大街上看看,哪個正經(jīng)姑娘家會這么打扮?都是跟港臺那些明星學的。
年輕姑娘答得漫不經(jīng)心:“打扮也不礙著我做事啊。”
說話間,《上海灘》放到了盡頭,進下一首歌之前,有幾秒的間歇,歌聲一歇,后座玩具釣魚機的雜聲就顯得有點刺耳。
買這磁帶單是為了聽《上海灘》的,年輕姑娘倒帶,同時沒好氣地瞥了后座一眼:“吵死了……我還想說呢,出來做事,帶她干什么!”
話里每個字都透著嫌棄。
后座上是個三四歲的小姑娘,戴毛線織的大紅老頭帽,穿厚厚的綠底白點棉襖,蹬一雙黑色圓頭棉鞋,棉鞋用料很實在,夾層里塞滿了棉花,穿在腳上又腫又大。
她正低頭玩釣魚機,這玩具當下正流行,是擰發(fā)條的,機身只巴掌大,做成魚池形狀,池子里有五條小魚,隨著發(fā)條的松弛升起落下,而每當升起的時候,魚兒就會張開嘴,露出嘴里含著的一小片磁鐵。
魚竿的垂線頭上有塊小吸鐵石,垂的位置對了,就能把魚給釣起來。
聽到姐姐說她,她警覺地伸出手,使勁擰停發(fā)條柄,然后吸著鼻子抬起了頭:一張小臉抹得臟灰,臉蛋上如同這個年紀的大部分小孩兒一樣,一左一右兩塊紅二團,那是防凍沒做到位,叫冬天的冷風給吹的。
她滴溜著一雙大眼睛,看看老頭,又看看年輕姑娘。
那老頭臉色一沉:“老家沒人,一出來這么多天,把你妹妹托給鄰居,你放心?有沒有點當姐姐的樣子!”
年輕姑娘挨了訓,轉頭就把氣撒到小姑娘身上:“看什么看?信不信我轉你的眼?”
小姑娘立馬把頭一低。
姐姐嫌棄她,她一直都知道,但是沒關系,她不嫌棄姐姐啊。
誰讓姐姐長得洋氣又好看呢,穿衣服打扮都跟電視上一樣一樣的,在幼兒園,為了跟杜小毛爭誰的姐姐更美,她被杜小毛按在地上打,小辮子都扯散了。
雖然爸爸老說姐姐的打扮怪里怪氣,跟妖精似的,讓她千萬別學,但她打心眼里覺得,那樣確實好看。
她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姐姐的粉,她常偷著抹,姐姐的口紅,她也常偷著搽,連姐姐的高跟鞋,她也偷著穿過,在屋里啪噠啪噠走路,然后一跤把腦門上磕出個大包。
《上海灘》的前奏又起來了。
年輕姑娘把粉餅塞回包里,摸索了一會,掏出一支金色殼子的奇士美口紅。
小姑娘溜眼看到,心頓時提起來,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這是她的另一個秘密:前兩天,她偷著拿口紅玩,一不小心把口紅折成了兩截。
然后她想了個法子。
用漿糊粘。
本來,她是想檢查一下粘的效果的,但是這兩天都在趕路,姐姐的小包一直沒離身,她實在找不到機會,心說天氣這么冷,姐姐興許就懶得化妝了……
誰能想到大晚上的,她忽然來了興致涂脂抹粉呢。
小姑娘的目光死盯著那一處。
口紅蓋子被拔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宁城县|
三都|
保定市|
济源市|
临汾市|
东城区|
冕宁县|
伊金霍洛旗|
南投县|
分宜县|
龙陵县|
体育|
玉环县|
紫金县|
富蕴县|
望都县|
博客|
文登市|
太康县|
宜昌市|
固始县|
桦南县|
晋城|
顺义区|
西城区|
内乡县|
临沂市|
连山|
丁青县|
邵阳县|
乾安县|
两当县|
大埔区|
剑川县|
郯城县|
香格里拉县|
斗六市|
浙江省|
玉门市|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