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是那句話,抗日殺敵的熱血青年,就該多留下一些后代,總比那些漢奸們留下后人要強…… 2月15日,臘月27,九寨的年味越來越濃了。 這一天一大早,各村的族老們帶著村里的村民代表,帶著豬啊羊啊面粉啊呼呼啦啦的就到了孫家集的軍營。 然后,在各村族老們的張羅下,一鍋鍋的燉肉被做出來,一鍋鍋的白面饅頭也被蒸出來,讓駐守在九寨的三營、炮營、警衛(wèi)連和特戰(zhàn)偵察連的戰(zhàn)士們美美的吃了一大頓。 至于外面的二營和一營,自然有九寨周邊的老百姓負責。 好吧,老百姓們心里明白得很。他們能安穩(wěn)的過這個年,離不了保安團的浴血奮戰(zhàn),離不了駐守在周邊的八路軍們的堅持戰(zhàn)斗。 所以,就連劉敢那里也受到了南委泉那邊的老百姓的擁軍活動…… 擁軍過后,九寨和周邊的年味就更濃了,老百姓們甚至還在組織鑼鼓隊秧歌隊,準備好好的熱鬧一番。 就是……沒有鞭炮不太好…… 為啥沒有鞭炮?這可不是胡一舟下了燃放令,而是有那些造鞭炮的火藥和紙張,那來造別的多好?比如重型霰彈發(fā)射器的定裝霰彈…… 越是過年的時候,就越是要提高警惕。所以在臘月29這天,胡一舟把應(yīng)該守在九寨的三營也給放了出去。 有了三營在外面,再加上剛剛把缺失的編制補全的二營和一營,即便是鬼子趁著過年來找事,也能從容的應(yīng)對。 好吧,事實證明,胡一舟想得有些多了,小鬼子就是想對著太行山動手,也沒有足夠的兵力行動。小鬼子算是看出來了,沒有個三五萬的兵力,進了太行山那就是在找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