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鬼皆怨恨生者。 無論生前是何等人物,死后也會有害人之心。 這也是人鬼不能并存的根本原因。 不過,由于眼下這爛杏寺內并沒有真正的至人存在,甚至連個修真境的也沒有,自然無人能對此有所察覺。 別說神晦入了修行之門,但六根不凈的他,縱使有了修真之能,一縷魔氣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誕生,他也是無知無覺。 況且,此時在神晦心中,還有更令他在意,并且要全神戒備的。 余琰! 也就是神秀。 這是因為在余琰回來后,告訴神晦,他不光從韶華宴上得了好處,從而脫胎換骨,有了一身不俗的筋骨,還讓一位郡守大人欠下了一個不小的人情。 至于余琰提到的異術,則被神晦給直接忽略掉了。 因為,異術再怎么具有殺傷力,在神晦看來,也遠不及讓一位郡守欠下一個不小的人情這一句話有威脅! 神晦當初能坐穩爛杏寺住持的位置,便是因為他得了一位在朝堂之上的“貴人”相助,盡管對方只提點了他一番,然后為他書信一封,但只是因為這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兩件事,卻讓他成為了這蘇湯河縣內,無人能懷疑的爛杏寺住持! 在庸朝的修行之人中,有一句話廣為流傳,是:不怕對手神通驚人,修為深厚,就怕對手與達官顯貴有交情! 有時候,官場上一句話,可以令一地格局出現巨大變動。 不過,盡管當初那位“貴人”和他再也沒有聯系,但這些年神晦也猜到了對方當初會幫自己的原因,這和他那好似無父無母一樣的身世有關。 所以,神晦此時面對余琰,還是自覺能壓下的,甚至他還認為自己完全可以把余琰收為己用。 畢竟,爛杏寺神秀和尚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寺內不少人都清楚。 神晦不覺得自己收服這樣一個死腦筋、不知變通,又不愛與人交流的老好人會很難。這樣的人,要想在寺內孤立起來,實在是太容易。而人一旦被孤立,對于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瞬間就會感恩戴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