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三十七章:步步緊逼-《撫宋》


    第(2/3)頁

    這些地方雖然被蕭誠羅綱等人努力經勞了十多年了,但比起江南,差得還真不是一星半點,要是這些人愿意去,不說別的,在文教之上,可是能讓這些地方有一個大的飛躍。

    而第二個選擇,便是辭官歸家,去當你的富家翁了!

    別說朝廷沒有給你安排伱方,而是安排了你不去,這就怨不得朝廷了。

    不追究你不肯為國分憂,為君解愁的罪過,已經是寬宏大量了。

    這一紙命令下去之后,愿意去新的地方履職的官員,不過十之一二,大量的被精簡下來的官員,寧肯回家呆著,也不肯去他們心中認為的那些危險之地。

    云貴,那是煙瘴之地,兩廣,那是流放之地,至于中原那些剛剛打下來的地方,原本是不錯的,但現在,戰事剛剛平息,民不聊生,匪患叢生,去了那里,只怕日夜都要憂心安全。那些地方又是與敵人對峙的邊境地區,說不定什么時候對面就忽啦啦打過來,一不小心就成了對方的俘虜。

    反正自家也不缺錢,那就回家當個富家翁,靜待時機。

    相對這些官員,更多的吏員,對于朝廷來說,反而是一件更麻煩的事情。

    流水的官衙鐵打的吏員。

    幾乎所有的吏員,都由本地人擔任,而很多吏員,甚至是代代相傳,爺傳子,子傳孫,長期下來,吏員操控官員控制地方的事情,屢見不鮮。

    對于這樣的局面,新上任的吏部尚書周衛,出了一個點子。

    作為一個在基層崗位之上工作了數十年的老官僚,對于這樣的局面,周衛算得上是心知肚明。

    給吏員升官員,開一個口子。

    從吏到官,是一道天塹。

    很多人一輩子也無法跨過這道坎。

    當然,另有一批人,是根本不想跨過這道坎,他們只想呆在原地,呆在這個舒適區里把控一切。

    周衛建議,對優秀的吏員,使用推薦制度。

    由本地官員舉薦優透的吏員為官。

    一旦為官,可就不能在本地了,異地為官這是常識。

    如此一來,為那些兢兢業業的老吏找開升遷之門,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那些盤踞地方的吏員家族撕開一個口子。

    只要你離開了這個地方,只要你不再呆在這個職位之上了,那自然就可以好好地查一查你這個人是不是違法亂紀了。

    這個世界,向來不乏落井下石之人。

    蕭誠的第三刀,揮向的是戶部。

    確切地說,是指向了大宋的稅務。

    江寧新宋,農稅的收入,在朝廷收入之中,已經可以說是忽略不計了,天宋二年的統計,農稅只占了朝廷整個稅收的二成,其余八成,均來自非農業稅。

    而商稅,則是其中的最大頭。

    大宋的商稅已經相當的制度化為規范化了。

    住稅和過稅是大宋商稅的主要稅種,住稅即買賣交易稅,稅率在百分之三,過稅則是商品流通稅,稅率為百分之二,早在大宋太祖元年,便有明確規定:榜商稅則例于務門。意思是說收稅的條目要張貼于官署、衙門的外墻壁上,以彰顯公開透明,便于互相監督,如果不是公開的征稅條目,則商人可以拒絕繳納并且可以越級上告。

    當然,對于偷稅漏稅的懲罰,也是極其嚴重的。一旦發現,則沒收偷稅產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于一半以上,更甚者,則是要去坐牢房了。

    而對于販夫走卒,引車販漿者,宋朝則是免稅的,這一條,可算是相當的親民了。甚至還有明確的規定,鄉村百姓,販賣一點自家產的雞鴨魚肉,疏菜瓜果,皆可免稅。

    大宋的這些政策,極大地鼓勵了商品的流通和商業的興盛,也方便了商品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使得物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們經商的興趣大大增加。

    蓋所獲利博,豈肯蓄藏于家?

    因為這些政策,經商的人數大大增加,國家征稅的范圍反而得到了擴大,看起來減稅的范圍很多,但國家稅收反而大大增長了。

    當然,大宋商稅的大頭,主要來是來自于禁榷商品以及大宗貨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乌鲁木齐县| 周口市| 新建县| 拜泉县| 中卫市| 武宁县| 曲阳县| 伊宁县| 香港| 包头市| 应用必备| 大化| 射洪县| 绥中县| 曲松县| 贵阳市| 沁水县| 南岸区| 右玉县| 绥滨县| 色达县| 芮城县| 梧州市| 台南县| 沭阳县| 阿坝县| 星座| 灯塔市| 威宁| 克什克腾旗| 兴海县| 黄骅市| 遂川县| 农安县| 宣武区| 北川| 格尔木市| 玉门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