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同化與肢解-《撫宋》
第(2/3)頁
因為所有的戰馬交易,都被他們控制在手中。
馬歇現在對蕭誠死心塌地。
本來以蕭誠現在的實力,強行要求馬湖部每年向貴州路進貢戰馬,他也絕不敢多說一句話,只會乖乖地將馬獻上。
目睹了羅杓的滅亡,親眼見到了鄔大棒戰死,馬歇已經患上了貴州路恐懼癥。
南廣部的盛祿,與他也是差不多。
這二位,已經是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了。
沒有想到,他們等來的,卻是公平交易。
這就讓人非常的意外了。
三年來,整個敘州,所在人都一心撲在養殖大業之上,除開他們這些頭面人物賺了數不清的錢財之外,便是普通的族人,如今一個個也是小有身家了。
過去的茅草屋換成了青磚瓦房,過去破爛的衣裳早就不見了蹤影,逢年過節,還能穿上珍藏的絲綢出來顯擺顯擺,這樣的日子只要再持續幾年,那每家每戶天天穿上絲綢也不是夢想。
走下了樓梯,來到了院子里,便看到另一間樓子里陸陸續續地出來了不少人,這些都是這一次跟著他來到貴陽的護衛,對于這些人,他一向都是很慷慨的。
昨日一夜的花費,刨開他的不算,他的護衛們加在一起,也是上千貫的支出。
這一次馬歇來到貴陽府,是應蕭誠之招而來。
大致情況,其實馬歇也是早有心理準備了。
敘州游離于貴州之外已經整整三年了,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不會持久的,這一次,只怕就是要將他們正式收歸了。
在此之前,馬歇也與南廣部的盛祿有過交流,雙方現在對于完全歸順貴州路,已經沒有了任保的意見,包括他們的族民,也已經從最初的抵觸,到現在的迫不及待了。
任何事情,都怕有一個對比,相比起逃到威寧去的易娘部董奎,他們算得上是幸運之極的了。
三年之前那一場大戰,石門蕃部幾乎全軍覆滅,最終只有易娘部董奎率部逃到了威寧,在得到了六盤水高迎祥部的支持之后,站穩了腳跟,而貴州禁軍也沒有再向他們發起進攻。
董奎大肆收納石門蕃部被打散的族民,一時之間實力增長極快,多次率部反攻,但一次又一次地被貴州禁軍迎頭痛擊之后,他們也終于偃旗息鼓,由進攻,轉為了防守。
但與馬湖、南廣的日子過得滋潤不同,董奎在威寧的日子,過得可謂是極慘了。
高迎祥只是將他當成了一面屏障,在董奎拼命向貴州路發起進攻的時候,要啥給啥,一旦董奎力不能及的時候,高迎祥立時便變了面孔。
董奎部的待遇便是十五里玩燈籠,一天不如一天了。
到得現在,很多族民,竟然連溫飽也難得保證了。
威寧一地,集中了太多的石門蕃部的族民,但石門蕃部下有十數支不同的部落,在最開始時,大家還能同舟共濟,到得現在,為了爭奪不多的資源,彼此之間,已經是爭斗不休了。
而作為石門蕃部新的首領的董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現在能保證自己的部落不餓肚子就不錯了。
董奎自然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屢次向高迎祥求救,但現在高迎祥也是有苦難言。
大理國內的局勢,愈發的不好了。
反高的聲音愈來愈大,多地已經出現了暴亂,而這些暴亂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大理國內實權派的身影,有些,甚至還能看到皇家的影子。
叛亂讓國內經濟遭受到了重創,高穎德手忙腳亂,一邊要平亂,一邊要恢復經濟,一邊還要打壓政敵,打壓皇室,忙得氣兒都快喘不過來了。
如果說三年之前,高穎德還有心氣兒準備去打貴州路上的蕭誠,現在,他卻是只求蕭誠不要打過來就好了。
為此,高穎德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僅派出使者與蕭誠交好,還派出多路使臣前往汴梁,極盡諂媚之能事,馬屁拍得汴梁城內的官家喜笑顏開。
高穎德所求的當然只是一件事,那就是大理與大宋要永遠睦鄰友邦,互相幫助。
他是這樣的想的。
但蕭誠卻不是這樣想的。
在蕭誠看來,這個養了好幾年果子,終于熟透了,要開摘了。
至于汴梁城中的官家與大理的那些來往,那些宣言,對于蕭誠而言,有啥約束力呢?
隨便找一個借口,就可以開戰了。
馬歇在安撫使衙門外,碰到了盛祿,盛祿鼻子里哼了一聲,仰首看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盘山县|
祁阳县|
图们市|
海丰县|
阳春市|
南雄市|
云梦县|
象州县|
南宫市|
比如县|
于都县|
凤山县|
博客|
来安县|
黑水县|
甘德县|
广丰县|
叙永县|
望都县|
星座|
亳州市|
焦作市|
卢氏县|
当雄县|
革吉县|
漾濞|
天津市|
龙南县|
邳州市|
临邑县|
平陆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神农架林区|
潜江市|
东辽县|
贞丰县|
韶关市|
安溪县|
灵石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