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昊的耳朵抓住了這個關鍵詞,而這個關鍵詞抓住了他的心。 哪怕知道這很可能是一個戲弄自己的惡作劇,馮昊還是沒能狠下心掛斷電話。 這幾天他做過太多嘗試,卻沒有哪怕一丁點收獲,就連送快遞送外賣人家都不愿意收他,只有一些工廠表示愿意考慮。 監獄是關押罪犯的地方,不會讓罪犯吃好喝好無所事事——至少國內不會——所以服刑時馮昊和其他犯人都會在管教的指示下做手工,要么做衣服,要么做鞋子或是其他手工,一來耗費犯人精力讓他們沒有多余精力去鬧事,二來解決監獄經濟困難,美名其曰勞動改造。 五年來馮昊大部分時間都是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樣的手工制造工序,其技藝之嫻熟甚至高過大部分從事該行業的工人,所以工廠對他這樣的人很感興趣。 但商人都是逐利的,有壓榨員工的機會豈會放過?這些工廠開出的條件都很差,工資低、住宿條件差而且要求高、工作強度大,就是拿準了馮昊找不到其他工作。 馮昊倒不怕吃苦,但不到萬不得已他真心不想把自己關到廠房里,像一只跑籠的倉鼠一樣,重復著同一件沒有意義的事,直到最后一點青春的尾巴都被無情砍斷,然后成為碌碌無為的無用中年人,虛度此生。 然而,如無意外,那就是馮昊可以預見的下半生,因為他沒有其他選擇。 有社會學學者說,對于沒有受過相當程度的教育而且沒有家庭背景和專長技能的罪犯而言,真正的刑罰并不在他換上囚服走進監牢時開始,而是在他走出監獄重回社會那一刻開始。 馮昊受不了這種無形卻致命的刑罰,他迫切想要獲得一份正當工作,如果沒有辦法找到一份好工作,那至少也得找到一個穩定收入來源,否則他將永遠無法融入正常社會,無法贏回正常生活。 “你在惡作劇?”馮昊沒掛電話,他抱著試一試也不會有任何損失的心態問道,“你說你要給我一份工作?如果不是惡作劇,那你為什么要用這種神……神秘的方式聯系我?” “如果你感興趣,請仔細聽好,這份工作會給予你充足的回報,它不會歧視你有犯罪前科,也不會對你的文化程度和個人技能提出太多要求,你要做的只有兩點。第一,你要保證這部手機二十四小時暢通,你隨時可能接到電話,而且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場合,每一通打過來的電話你必須接通。第二,接通電話后你要做的就是按照每一通電話給出的指示去完成任務,只要完成任務,就能獲取相應的獎勵,很簡單,對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