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能找到視頻中的江灘守株待兔,那么要阻止這起謀殺并不算困難。 但,在這起謀殺發生之前,兇手就已經殺害了另一位被害人! 從前幾次改變未來的經驗來看,對未來的改變程度越大,獲得的未來觀測指數就越多,而方子羽想要完美完成任務,就不能只顧著救下視頻中那位被害人。 但另一個被害人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遇害?統統不知道。 想要救他/她,就必須趕在兇手行兇之前查清兇手的身份。 只要找到兇手,就能在源頭處截斷事件發生的可能,一勞永逸。 不過兇手身份不明,從臉到發型都遮得嚴嚴實實,連聲音都用了變音器處理,單憑身材想要找到他無異于大海撈針,更不用說,身材也是可以改變的,比如穿增高鞋、戴墊肩,就能改變身高和肩寬。 相比之下,找到被害人要容易得多,至少方子羽知道被害人的長相。 再次截屏后,方子羽用圖片處理app裁剪出被害人的面部圖像,比起高清照片要差很多,但能看得清長相,不至于跟某些小電影一樣,模糊到像是打了馬賽克。 保存好這張“大頭照”后,方子羽打開搜索殷勤使用識圖功能,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線索。 遺憾的是,這次圖片識別并不成功,并沒有找出任何有價值的內容。 “唉,說到底還是本事不夠。”方子羽無奈搖頭,嘆道。 現在社交軟件那么多,除了極少數抵觸上鏡的人,絕大部分人都會多多少少在微信、微博、Q*Q、LINE等軟件上留下痕跡,要么上傳視頻,要么上傳照片。 如果能有互聯網大鱷的大數據平臺,再輔以頂尖的人臉識別技術,肯定能找到被害人的身份,再通過手機定位,便可得知被害人現在身在何處。 然而方子羽沒有這份實力,光靠免費搜索引擎,根本找不著人。 原本想著可以找張況求助,既然張況能抓小三查二奶,應該在找人這方面很有一套。但仔細想想又覺得不穩妥,要讓張況幫忙找人總得要個理由,方子羽給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而且,萬一最后沒能成功制止兇手,讓方子羽所謂的“小說里的故事情節”變成事實,再聯系起方子羽在案發前就有意尋找被害人,那張況會怎么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