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整個國家幾乎沒有修道者,有的只是一些武者,武者靠錘煉自身的體魄、氣血,最多能夠達到修士二品龍門境的戰力。 高美有兩大部族,占據水草豐美的膏腴之地,且居于統治地位的王族。 以及生活在苦寒之地,茹毛飲血、民風剽悍的胡族。 王族和胡族雙方勢同水火,連年征戰。 而少女孟婆,就是胡族的一員。 她的名字,叫“陶玉”。 陶玉,短短十幾年的生命,都在拼命的逃。 她的父母被王族所殺,她的兄弟姐妹也都被王族所殺,只有她一人因為僥幸,逃脫了一條性命。 之后她就不停的躲,躲在人跡罕至的山林中,唯恐遭到王族的毒手。 在逃命的時候,她遇到了許多和她一樣的胡族孤兒,大概十幾人。 她的年齡最大,又心善,所以自覺承擔起了照顧這些孤兒的責任。 她覺得這是上天怕她孤獨,又賜給她的兄弟姐妹。 當時王族有一個大將軍,是一個實力很強的武者,殺戮胡族最是兇狠,讓胡族聞風喪膽。 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胡族都稱他為“白狐”。 在胡族眼中,沒有什么比兇狠的白狐更恐怖了,而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將軍,就像白狐一樣。 有一天,陶玉為了給孤兒們尋找過冬的糧食,獨自一人從山林中走出來。 不幸遇到了一只三齒劍虎,被三齒劍虎追殺,生命垂危。 危機時刻,竟然被王族將軍“白狐”撞見,平日里殺胡族不眨眼的“白狐”,竟然破例從三齒劍虎的口中救下了陶玉。 “白狐”本來是接到情報,知道山林中有一批胡族余孽,要來絞殺陶玉她們的。 但“白狐”卻救了陶玉,還破例饒了那些孤兒們一命,只是讓她們遷出這片山林,永遠不要再回來。 但陶玉她們又能遷到哪去? 當時隆冬已至,離開了那片已經建好了一座座木屋的山林,她們只是一群孤兒,必然凍死、餓死。 “白狐”不管這些,只是告訴她們,三天后會再來圍剿,如果到時她們還未離開,他會將她們全部殺死。 而后“白狐”離開。 陶玉不得已,只能帶著十幾個胡族孤兒,踏上了艱難的遷徙之路。 也許是她們命不該絕,竟然又被她們尋到了一片偏僻的山林,林中有一座破廟,可以供她們棲身。 她們興奮的慶祝著新生。 可偏偏這個時候,有一個孤兒卻病倒了。 陶玉再次走出山林,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孤兒尋找草藥。 其實“白狐”并未離開,一直在暗中觀察著陶玉她們這些人,看著她們從最初的那片山林走出,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這座破廟。 陶玉采藥,再次遇到危機,“白狐”果斷出手,又一次將她救下。 原來“白狐”之所以行為如此反常,是因為他的身世特殊……他其實并非王族,而是一個被王族大將軍收養的義子,本身也是胡族的一個孤兒。 “白狐”本是胡族,卻成為了一個屠戮胡族不眨眼,讓胡族聞風喪膽的王族大將軍。 但也許是“白狐”的人性并未徹底扭曲,道德也沒有全部淪喪,所以最終他還是被陶玉感化了,并開始幫助陶玉照顧那些孤兒。 本來一切都挺好,可有一天“白狐”意外得之,陶玉的父母正是死于他之手! 這讓“白狐”備受煎熬。 于是他更加投入的幫助陶玉,教會了陶玉習武、練劍,并教陶玉和孤兒們狩獵,希望她們能夠自力更生,以此來贖自己的罪孽。 甚至,他還把自己的軍糧拿給陶玉和那些孤兒。 “白狐”偷拿軍糧的事情,被他的哥哥“黑虎”知道了。 他的哥哥“黑虎”是“白狐”義父的親兒子,卻深深的嫉妒父親待“白狐”這個義子,比待他這個親兒子還要好。 “黑虎”的父親,甚至還準備將自己的大將軍之位,傳給“白狐”這位義子,而非“黑虎”這個親兒子。 嫉妒,使“黑虎”面目可憎。 “黑虎”對“白狐”恨之入骨,早就想除掉“白狐”,苦于沒有機會。 這次“白狐”偷拿軍糧給狐族余孽,給了“黑虎”名正言順的除掉“白狐”的機會。 最終,“黑虎”殺死了“白狐”和陶玉,但“黑虎”也被陶玉殺死。 “白狐”臨死之前,向陶玉坦誠自己的罪孽,告訴陶玉他就是殺害陶玉父母的兇手,但沒有祈求陶玉的原諒。 在一片凄婉的背景音樂之中,“白狐”、陶玉,以及黑虎,最終都身死,幽魂游蕩到地府。 黃泉路上,陶玉想要找到“白狐”質問,但卻沒能尋到“白狐”的幽魂。 她來到奈何橋前,登上望鄉臺。 時任孟婆給了她一碗湯,但陶玉卻搖了搖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