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接上回。 正說到對于朱元璋下令在儒學館增設女學一事,皇命一下,景清與黃瑛當即表示反對。二人的理由不過是:府學自古以來,乃男子修身立學的大雅之堂,女子入學有違禮制。 對此,朱元璋并未立即表態。而是略作思忖,俯下身去,先請他二人平身。 誰知黃瑛與景清同樣執拗地縮首拒絕:“請皇上收回成命。” 朱元璋兩手懸在半空里,頓添晦氣。沉言笑罵一句“一對腐儒”,隨即陰情難辨地放令,“痛快給朕起來說話,大丈夫當以理服人,何必矯情對事?” 這話看似玩笑,卻當即嗆得二人灰頭土臉,勾勾欠欠站起身來。 而此時,朱楹則悄沒聲地溜至階前,扯扯妙錦袖子,硬是將她拉到階下子弟隊前站立。妙錦不知所以,但聽他低聲說:“姐姐莫怕,此事父皇自有公斷。” “此事畢竟因我而起……” “可現在已變成了君臣的事兒,你何必充當肉餅餡兒?” 妙錦正欲開口,卻發現石階上,景清正橫眉望來,便頓顯幾分膽怯。朱楹瞧見,便立馬牽起朱允炆往妙錦前面挪了一步,硬是將她掩在身后。隨后,淡定自若地背過手去,挺起胸脯來。 再望階上,朱元璋已問向黃瑛之子黃子清:“你父之見,你可贊同?” “這……”黃子清目視黃瑛,略顯為難。 朱元璋冷令:“此乃公事,非比家務。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是。”黃子清刻意避開了黃瑛的目光,也避開了朱元璋視線,而是拱手望向天空,“回皇上,小吏以為,此事當問天意。” “哦?”朱元璋似笑非笑,“你倒是給朕說說,如何問天意?” 黃子清細細道來:“所謂天意,有用則立,無用則廢。革陳除弊,適存劣汰。” 黃瑛怒斥:“黃子清,休要信口開河!” “黃瑛,莫耍老子作派,讓他把話說完。” 這時,黃子清繼續進言:“小吏以為,吾皇舉措乃前瞻之見,家父與景解元之所以勸阻則出于后顧之憂……” 他言至于此,朱元璋已聽出言外之意。故而目露笑態,指指點點:“好你個黃子清啊,中庸之道在你這兒用得可算登峰造極呀!”他說著,又問徐輝祖,“魏國公是何見解?” 徐輝祖回應絲絲入扣:“回皇上,古來女子智慧不可小視。嫘祖始創繅絲,炎黃盛裝華美于萬代;薜洪度改進造紙術,從此詩書畫卷再放異彩;孫權之妻趙氏首創《九州五岳圖》,更使天下英雄眼界大開……還看古今,女中賢能者數不勝數!臣言僅于此,但請吾皇圣裁。” “好啊!后生可畏呀!”朱元璋一面爽贊,一面轉向黃瑛,“黃愛卿,他們兩位后生一個為愛卿之子,一個為愛卿門徒,其見地和眼界果真高人一等。” “老臣汗顏。” “噯,不可妄自菲薄。兩位皆為博學之士,對規矩體統有所堅持,且不失為忠義耿直。就憑這三點,就夠他們這些后生學一輩子了。這治學之事,有你等把持,朕才放心。”朱元璋說著,已望向黃子清,二人目光相交,神色會心,“依朕看,該做的還是要做。至于如何做,就由咱們這些老者在后頭坐鎮,讓這些初生牛犢在前沖鋒陷陣豈不兩全?” 朱元璋這話,一來,在眾子弟面前給二人叩了一頂高帽子;二來,則使對立雙方都有臺階可下。黃、景二人縱然有一萬個反對,卻也深知“識時務者為俊杰”與“見好當收”這樣的道理。況在黃子清一席中庸論道,徐輝祖一番據理而論之下,再多的爭辯也是蒼白無力。于是,二人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順勢呼應著黃子清和徐輝祖打恭領命。 見此結果,朱元璋頓現笑容:“女學一事,就交府學全權操辦。” “是。”黃瑛領命。 至于授課之師,朕自會于宮中挑選德才兼備的女史擔任,子清協理日常治學事務。” 黃子清領命:“小吏遵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