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末將愿帶三千輕騎搶回張大人遺骸-《諸天從亮劍開始》


    第(1/3)頁

    弘治帝一向注重邊軍,大明天子坐鎮京師,為的是什么?

    還不是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弘治皇帝是認真的,自從登基以來,就開始鞏固邊軍,任用兵部尚書馬文升,不斷改革兵制...但因積弊年深日久,雖然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主了明朝軍事力量的衰弱的趨勢,但如果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實也只是杯水車薪。

    關于這一點,弘治皇帝與內閣大臣們也都心知肚明,否則對于韃靼小王子對邊境的不斷騷擾,便不會一直采取防守為主的策略了。

    但如今不同,得了張秀槍炮制造工藝,錦衣衛、東廠的人馬已經最先完成了更新換代...大規模裝配火器營,起初連內閣都不知曉...后來還是裝配規模大了之后,才瞞不住了。

    主要動用的銀兩是皇帝的內帑以及張秀從江湖上斂來的不義之財,等全新的神機營裝配完畢之后,軍制的革新已經是不能阻擋了。

    土木堡之變,讓作為主力部隊的京軍損失殆盡,為了拱衛京師屯兵制就變成了募兵制。

    募兵制的戰斗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要強過屯田兵,但有個隱患...軍隊不僅吃朝廷的高額軍餉,而且非常容易形成“只知道將帥,不知朝廷”的現象。

    京師守衛還好,畢竟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地下,地方上的部隊非常容易就會淪為私兵,形成地方割據。

    弘治皇帝為了保持軍隊戰斗力,京軍還是以募兵為主,衛兵為輔,地方上依舊是恢復舊制,設立少量衛所,邊軍則是以營兵為主,算是募兵與衛兵并行之舉。

    對于軍制的種種改革,無非就是為了增強軍隊的戰斗力,如今又了張秀帶來的長槍大炮...弘治皇帝非常的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將會是一次偉大變革。

    向來“聽話”的弘治皇帝,這次也不聽閣老們逼逼叨了,源自骨髓里就不安分的朱家血脈終于開始覺醒,自號為圣天皇帝大元帥,統領五千錦衣衛、三千東廠幡子作為親衛,率五軍、三千以及神機營共計三萬八千人馬,御駕親征。

    四朝“宰相”徐溥頭都磕破了,依舊是不能阻止弘治皇帝御駕親征之決心,氣的大罵張秀與曹正淳為奸宦,是蠱惑皇帝的亂臣賊子...連帶著隨軍出征的兵部尚書馬文升也被噴的體無完膚。

    罵累了之后,最終只能是長嘆一聲:“老臣恨不能年輕二十歲,與陛下同征韃靼!”

    眾人哄笑,心說老頭也是想要上戰場了...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時,老大人也就是二十多歲,恰逢國難,自然是有一股拳拳報國之心,如今國力強盛,自己卻因年邁而只能留守京師,這心理落差便體現出來了...眾人紛紛安慰老大人放寬心,弘治皇帝更是說,留守京師總理朝政舍老大人其誰?且等他們凱旋歸來就是。

    土木堡之變是皇家之恥,弘治皇帝深以為然,朱家從馬上奪取天下,怎能自廢武功,將看家本領都忘記?他生出御駕親征這個念頭并非一時上頭,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雪前恥!

    韃靼小王子,其實就是元朝滅亡后,北元分裂形成的韃靼部落的主要首領,被明朝人稱為小王子,相當于大汗,如此前的游牧民族一樣,經常進犯明朝的北部邊境。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鐵木真的第十五世孫,六歲便登上汗位,又用了六年正式親政,尊號為“達延汗”,先后征服衛拉特部、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統一漠南蒙古,可謂是“蒙古帝國”的中興之主。

    巧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朝阳市| 大邑县| 镇雄县| 广东省| 西峡县| 乌拉特前旗| 池州市| 玛纳斯县| 峨眉山市| 上高县| 佛坪县| 濉溪县| 仁化县| 页游| 巩义市| 陇南市| 朝阳市| 铜陵市| 正阳县| 麻江县| 交城县| 祁门县| 临海市| 清远市| 尼木县| 武乡县| 区。| 苍梧县| 红河县| 襄城县| 嘉禾县| 永川市| 石首市| 峡江县| 慈溪市| 临朐县| 将乐县| 靖江市| 哈巴河县|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