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包子-《盤秦》
第(1/3)頁
扶蘇在小不點們的圍觀下畫起蒸籠圖樣,叫人拿去找匠人趕做一批。
其實不做蒸籠,膳房里的廚具湊合湊合也能用,不過蒸籠蒸出來更能保證賣相和味道而已。他琢磨了一下,又開始給小不點們畫未來的面食菜譜,給他們先過個眼癮。
小不點們雖沒見過更沒吃過,不過聽扶蘇一形容,想象力豐富些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更加積極地繞著扶蘇打轉。
中午用過午膳后,他們還戀戀不舍地不想走,還是扶蘇說會讓人送去給他們,一屋子奶團子才乖乖回去了。
蒸籠這東西,有陶制的,有青銅制的,也有竹制的,其他的都不太方便讓人趕制,扶蘇讓人做的便是竹制的。
竹蒸籠和竹筒飯一樣,蒸出來的包子熱騰騰,吃起來自帶一股清甜香味。
饒是扶蘇對吃食不是很上心,跟嬴政以及小不點們解說了那么久以后自己也有點饞了。
等懷才把第一批面粉送進宮后,扶蘇見外面天色不錯,索性親自走膳房一趟,直接尋幾個手藝好的廚子把面食做法教給對方。
扶蘇領著人前往膳房,廚子們聽說扶蘇來,都急忙出來迎接。
膳房的人平時大多干些粗活,露臉的事輪不到他們,見的最多的也不過是來取膳的宮女和內侍,對扶蘇這樣的貴人十分好奇,只是沒什么拜見貴人的經驗,你推我擠地都讓別人先上前。
扶蘇在云陽縣與百姓往來頗多,對許多虛禮不甚在意,先讓他們不必拘謹,又問起前些天的竹筒飯是誰做的。
一個身形筆挺的青年站了出來,青年約莫二十七八歲,身形挺高大,只是腳有些高低不平,走起路來微微跛腳。他說道:“小的梁季,見過公子?!?
扶蘇含笑問道:“你在家中排行第四?”
梁季點頭應是。
普通人家中哪懂怎么給孩子起名字,一般叫大郎二郎三郎,講究些的叫伯仲叔季,都是按照排行來起的。
扶蘇和梁季他們聊了幾句,便直入正題,要他們學一下面食的基本制作過程。
今天要做的是包子,發面得等挺久。
扶蘇也沒親自做過,不知道具體要多久,便讓梁季他們自己摸索一下。
只要面能發好,接下來就簡單了,要餡料的就加餡料做成包子,沒餡料的可以做成饅頭,就是少了點滋味,可以在和面時加些去掉膻味后的羊乳或者做好以后沾蜂蜜吃。
梁季等人認真聽著扶蘇講解包子的制作過程,他們都是多年老饕,對食物的好壞有十分敏銳的分辨能力。
聽扶蘇講解完面食的幾種基本做法,所有人都躍躍欲試。
倘若面粉真的有扶蘇說的那么好使,那么他們平時能做的花樣就多了,再也不愁大王吃膩了他們做的東西!將來他們老了,不能再勝任膳房的工作,也能留個一技之長傳給兒孫,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體面些。
梁季等人都聽得認真,不過第一批面粉數量有限,還是嬴政分派給扶蘇的梁季幾人擁有嘗試第一次發面的機會。
扶蘇見他們分好面粉有條不紊地開始忙活,接下來已經沒有自己什么事,也就不再多留。
從膳房回去后,扶蘇收到了嬴政命人送來的一批書,還讓人帶了個口諭說是別人新送過來的,既然你閑著沒事可以多看點書。
即便嬴政的語氣不像什么好話,扶蘇也不惱,有新書看他當然高興,一個下午便愉快地消磨在書堆里。
雖然已經回宮,但在云陽縣養成的寫讀書心得習慣還在,扶蘇每看完一卷書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歸納總結一下書中所得。
還沒到晚膳時間,膳房那邊派人跑腿送來一份新鮮出爐的包子,想讓扶蘇看看做得對不對頭。
扶蘇讓人做的蒸籠有大有小,這便是用小蒸籠蒸出來的,一籠里頭只有寥寥幾個包子。
他打開蒸籠,一陣米面自帶的香氣便撲鼻而來,吃了許久的飯和粥,乍然見到面點,扶蘇還是蠻懷念的,當下便拿起一個包子掰開看看里頭的模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五家渠市|
璧山县|
璧山县|
金阳县|
新邵县|
汶川县|
古丈县|
万宁市|
安丘市|
苍山县|
武义县|
尚义县|
扶风县|
布拖县|
金湖县|
遵化市|
奇台县|
桐梓县|
石首市|
上高县|
临沧市|
扎鲁特旗|
高雄市|
栖霞市|
周至县|
岐山县|
鸡泽县|
三明市|
筠连县|
阿坝|
兴宁市|
北京市|
德庆县|
丽江市|
马山县|
山丹县|
沁源县|
肃宁县|
柳林县|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