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伙人回到家里,在屋檐上插了五顏六色的葫蘆,剩下的艾蒿曬干之后,留著也有用。 進(jìn)屋之后,林芝笑吟吟地拿出一串香包:“來來來,一人發(fā)一個,都戴上。” 端午節(jié)戴香包,這個也是當(dāng)?shù)氐牧?xí)俗,香包里面的芳香藥草有驅(qū)逐蚊蟲的功效,另外還能提神醒腦。 “三鳳,你也要戴哦,嘻嘻。” 鄭小小美滋滋地戴了一個香包,然后竟然開始調(diào)戲起劉青山來。 “戴就戴嘛,慈母手中線,當(dāng)然要戴嘍。”劉青山大大方方的把香包掛到自己的脖子上。 這香包都是昨天林芝縫制的,家里人人都有份兒。 戴完香包,劉金鳳又拿出五彩線,給孩子們往手脖兒上系,這個叫長命縷,可以保佑孩子長命百歲。 第一個系的,當(dāng)然是小火,然后就是老四和老五。 劉青山拿著一縷五彩線,遞給山杏:“給你們的小姐姐也系上。” “我也要系這個嗎?”鄭小小覺得自己不算小孩子了吧? 林芝在旁邊笑道:“只要沒成家的,都是孩子。” 其實在長輩眼里,甭管成不成家,永遠(yuǎn)都是孩子。 “那好吧。”鄭小小乖乖地系上五彩線,然后略帶戲謔的目光投向劉青山。 劉青山連忙腳底抹油:“我去外屋燒火,一會兒煮餛飩。” 可是革命隊伍里面出現(xiàn)兩個小叛徒,老四和老五笑嘻嘻地拉住他,一人在他的一只手脖子上,系了一根五彩線。 “好吧,沒成家都算孩子。” 劉青山只能自我安慰了一句,引起一片咯咯的笑聲。 不一會,啞巴爺爺也下山來了,在徒弟家里過節(jié),這也是慣例了。 對于這位神奇的守山人,吳松雖然第一次見面,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尊敬。 他是知道的,人家隨手就是一株幾十年的老山參,不圖回報,只為救人。 這份氣度和品格,絕對是吳松平生第一次遇見,想不佩服都不行。 他還拉著妹妹吳桐,一起給啞巴爺爺見禮。 啞巴爺爺那是真大氣啊,直接掏出兩件玉器,隨手送給吳家兄妹當(dāng)見面禮。 瞧得劉青山都有點眼熱:師父,咱們是專門批發(fā)紅山古玉是吧? 吳桐和吳松,瞧不出這些玉石的好壞,可畢竟是玉石的,應(yīng)該很貴重吧? 第一次見面,就收這樣貴重的禮物,只怕有些不大合適。 兄妹二人連忙推辭,結(jié)果,小老四把自己脖子上的玉石展示一下: “吳姐姐,你們戴上吧,我們也都有的。” 這樣啊,吳桐這才接過玉佩,高高興興地向啞巴爺爺?shù)乐x。 在她想來,人人都有份的東西,應(yīng)該不太貴重吧,收了也就收了。 他們兄妹不懂行,可是他們的老爸吳教授,因為專業(yè)和興趣的緣故,精于此道。 在查看了一下玉器之后,吳教授臉上的表情立刻嚴(yán)肅起來: “雖說是長者賜不敢辭,但是這么貴重的東西,萬萬收不得。” 吳氏兄妹的家教很好,聽父親這么一說,哪里還敢收,就連鄭小小,也摸摸胸前的玉器,考慮著要不要還給啞巴爺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