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結束縣里的電話之后,劉青山剛從隊部溜達回來,結果又被叫過去接電話。 今天也是怪了,電話一個接一個。 這個電話同樣是好消息,甚至比小鬼子來送錢,還令他感到興奮。 第二天,劉青山是在公社所在地,再次見到藤田正一等人的。 陪同的還有王縣長和鄭紅旗,以及地區的一位姓楚的專員,腆著大肚子。 這年頭有肚子的人可不多,所以劉青山多看了楚專員兩眼,就瞧出點端倪: 這位楚專員平時一臉嚴肅,唯獨跟日商交流的時候,就點頭哈腰的,叫劉青山暗暗有些不屑。 這一行人坐了好幾輛轎車,另外竟然還有輛大卡車,劉青山往卡車上掃了眼,發現是帳篷等宿營用具,便心下了然。 看到劉青山,藤田正一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間的凌厲,然后就被他很好地隱藏起來。 這家伙還假裝親熱地伸出手:“劉桑,我們又見面啦,幸會幸會。” 對于主動上門送錢的人,劉青山歷來是比較歡迎的。 于是他也樂呵呵地伸出手:“藤田先生,我也很高興見到你,有時間的話,我們可以再手談一局。” 藤田正一頓時悻悻地撒開手,估計他是不知道華夏有一句俗語,叫做“哪壺不開提哪壺”,否則的話,拿來用用正合適。 劉青山又和王縣長鄭紅旗等人打過招呼,王縣長還把那位楚專員介紹給劉青山。 不過楚專員對這個小年輕有點看不上,只是不冷不熱地點了點雙下頦。 以劉青山的心態,甚至一點波瀾都沒起,他的心理年齡,早就過了在意別人目光和態度的階段。 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真正在乎的人。 偏偏在這個時候,劉青山感覺到一股冷冷的目光,從楚專員身后射過來,便循著目光看過去。 結果瞧得他眉頭一挑:竟然是這個敗類! 那人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頭發梳得油光锃亮,一身筆挺的西裝,鼻梁上架著眼鏡,看外表文質彬彬,風度翩翩。 但是再光鮮的打扮,也掩蓋不住他骯臟的靈魂,因為他叫何家康。 那個拋棄妻女的家伙,他居然還有臉回到青山公社,甚至還要再去夾皮溝的地盤。 對了,這樣的人顯然是不要臉的。 不過劉青山奇怪的是,這家伙竟然還有膽子回來? “是夾皮溝的劉青山同志吧,高文學的妻弟,謝謝你們一家對山杏的照顧。” 何家康還裝模作樣伸出手,劉青山卻懶得理他,冷冷回道:“山杏是俺妹,當然要照顧,不勞你費心。” 何家康的臉皮確實夠厚,依舊不紅不白的,嘴里呵呵幾聲: “小劉同志,我必須感謝你呀,你那個建設山野菜加工廠的報告我看過了,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劉青山心里忽然冒出一股不妙的感覺。 果然,何家康繼續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