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一大早,劉青山又挑起了擔子,里面零零碎碎的東西更多。 毛巾肥皂臉盆,行李被褥,還掛著個塑料暖水瓶。 后面,王教授拉著劉士奎,慢慢悠悠地跟著。 “呦,青山,你這是要去西天取經呀!” 等候在樓下的剛子見狀,沒心沒肺地呲牙笑道。 劉青山也沒法子,這時候去醫院住院,真跟搬家似的。 再說了,王爺爺和王奶奶太熱情,昨晚上就給拾掇好了,總不能拂了兩位老人的心意。 劉青山將擔子轉移到剛子的肩膀上,然后朝王教授他們揮揮手:“王爺爺王奶奶,你們回吧。” 王教授拍拍劉士奎的手臂:“老劉,明個兒我們去看你?!? 王奶奶也樂呵呵地說著:“趕緊把眼睛治好嘍,等以后我們回夾皮溝,你還得領著我們到處轉轉呢?!? “行,一言為定!” 劉士奎也使勁點點頭,然后在孫子的攙扶下,迎著晨光,走向光明。 沒走幾步呢,劉青山就看到剛子齜牙咧嘴的,估計肩膀都火燒火燎了,卻還在那硬撐著,于是,就跟他換了過來。 太陽剛升起來一桿子高,陽光明媚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劉青山的心情當然也十分明媚:爺爺終于可以安心做手術,不用再失明啦。 越想越高興,嘴里不由得哼哼起來:“我挑著擔,你牽著馬,迎來日出……” 吭吭吭! 身后的剛子,都笑出豬聲了。 這有啥好笑的,再過兩年,這歌就傳遍大街小巷知道不? 剛子實在忍不住了:“青山,你挑著擔,我可領著你爺爺呢,吭吭——” 劉青山摸摸后腦勺,不由得加快腳步。 三人坐著公交車,這會兒正是早晨上班的點兒,馬路上是一片自行車的海洋。 越是接近廠區那邊,自行車越是密集。 透過車窗,劉青山打量著路邊的那些工廠和建筑,心里不由得感嘆一句:真大啊! 這里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工廠,各種配套設施也十分齊全,一路看過去,有住宅區,有百貨商店,有學校,有職工醫院,職工文化中心…… 簡直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難怪身邊那些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飯盒的工人們,一個個臉上都透著一股子驕傲和優越感。 可以說,進了工廠,一輩子就不用發愁了,從生到死,都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單位分住房,看病有醫院,職工全額報銷,家屬報銷一半,孩子入學有學校,就算退休了,家里孩子還可以接班。 這么說吧,就算你死了,工廠都負責給你開追悼會,進行火化。 整個一條龍服務,所以說,這時代的工人,真是最幸福的。 到了職工總醫院的站點下車,劉全剛就四下踅摸:“咦,飛哥呢,咋還不見影兒,昨天約好的,在這等著?” 啪! 肩膀被人拍了下,剛子扭頭一瞧,眼睛都直了。 他伸出手,指著眼前這個剃著小平頭的人,咋呼道:“飛……飛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