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鄲道把蔬菜和雞蛋帶回家里,老娘又盤問,哪里來的。 李鄲道草草解釋了,飛奔而去。 戚李氏罵道:“跑慢點!也不怕摔著!趕著去投胎呢!” 可惜李鄲道沒有理會。 戚李氏看著蔬菜,新鮮水靈,算著這兩天買菜的錢是省了的,省下的錢可以給娃兒納雙鞋,這種年紀,最是抽條長個的,雖然還有他叔叔穿下的,但哪個娘愿意給自己娃穿舊的衣服鞋子? 當下想著就多了,竟然開始發愁給李鄲道娶媳婦,置辦什么彩禮。 還是丫丫在那走來走去,才把戚李氏拉回現實,繼續今天的財米油鹽。 李鄲道小跑著,聽到有人問:“小李大夫!你真的會給人看病嗎?別跟你爹一樣!連個風寒都瞧不好!哈哈” 李鄲道就沒功夫搭理這種人,成天陰陽怪氣,冷嘲熱諷的。 不過他一說此話,其他人不少也都笑了起來。 古代人看重自家招牌名聲,也就是李福德不在這,或者老爺子沒聽到,要不然就剛剛說話那人,家里人快病死了,上門跪著求醫,只怕也不上他家去,往后年節,也是老死不相往來。 跑到了藥肆口,已經有專門管理市場的市吏開門立市了。 涇陽縣靠近京城,京城的市令還算個六品官,此處一個縣官不過七品大,管理集市的也不過是個九品芝麻官,但保不齊油水大,是個肥差。 不過其原本的作用是監察物價,調解買賣。 不過此時民風純樸,少見賣假貨的,賣劣貨的按照唐律,特別是吃壞了肚子的食物一類,都是重罪的,更別說藥物了。 真賣假藥,市吏都是要擔責的,所以藥肆的市吏只會放老資格的藥商進市出售藥材,像什么山上挖的散貨,一般是藥店直接收的。 看到了老爹和那匹老當益壯的馬大爺,趕忙跑上前去。 老爹正在和看門的大爺聊天:“勞煩打聽,今天都來了些什么人?” “南邊來的江西商幫的,北邊來的毫州商幫的,關外的也有,我是認不全,都是進京賣完了好東西,沿途再清下貨,采買些稀罕玩意回去,倒買倒賣的,錢就來了,忒輕松。”大爺羨慕道。 李福成道:“哪說得容易,江西商道走陸路官道都兩千里,走水路也怕水匪,加上層層關稅,這些路走起來,水土不服,或中了瘴氣,風吹雨淋的,輕些的跑肚拉稀,重些的一命嗚呼,那還了得。” “喲!這是你家小子吧!帶他來見見市?不讀書?你家大爺不是認定要讀書的出路嗎?”看門大爺把目光放在了陸靈成身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