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陛下,臣敖廣有本上奏。 今歲豐調(diào)雨順,天下豐熟。只是百姓雖然飽腹,對天庭恭敬之心卻減了許多,多處龍使,均上報百姓飽暖之后,愿力繁雜,對天庭不復(fù)先前赤誠了,不知明年雨水是否下調(diào)?” 玉帝似乎并不在意“愿力”雜不雜的問題,道:“不必強求,按照各地水汽,該降多少雨數(shù)就降多少雨數(shù),此乃天道,不可以個人喜惡增減,否則必受其殃。” …… 剩下的話,白絕已經(jīng)沒有聽進去了,只是想著剛才敖廣說的那句話。 百姓飽腹了,“愿力”就雜亂了? 《黃庭經(jīng)》里似乎沒寫,自己這一個月在桃源國的行為,也讓身邊的將士,以及一些百姓輕松許多,水車建成后,讓崇擒虎出糧食請眾人大吃一頓時,“愿力”不僅沒有繁雜,似乎還多了些。 “百姓越窮困、越愚昧,信仰就越“純粹”么?越是那種窮得沒希望的地方,百姓越是愿意奉獻財物、甚至是自己的性命給仙佛,但一個地方富足了,百姓吃飯穿暖了,就開始想些有的沒的了?” 白絕思慮半晌,心里有了想法,也就不再多想,眼見殿里朝會也沒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就手拄銀矛,暗中吸納殿中靈氣。 這凌霄殿確實是天下一等一的洞天福地,白絕在這修煉一天,感覺比吞了枚凈蓮蓮子還要效果好,不過兩天功夫,便勝過正常兩年苦修了。 如果白絕修行的不是《黃庭經(jīng)》,這么部中正平和的三清道法,而是和那些凡間的妖怪一樣,劍走偏鋒,胡亂修煉些法力,根本不管道體修行的,怕是此時都已經(jīng)到天仙境了。 而在白絕值守完畢,在凌霄城里又采買些東西,帶著兩名親兵,再次回到桃源國后,自己那些之前派出去的軍士,就給了自己一個驚喜。 “將軍,你讓我們找的可以燒著的‘石炭’,找到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