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卻不知,他離著出竅境界僅是一線之隔,踏足出竅境界,修成儒道真身,享長命千歲,只在一念之間。 這一切的際遇,都是韓嘯所帶來。 “老師說的哪里話,一日為師,終身是師。”韓嘯將魚鉤提起,然后又甩出。 “再說,老師教我的,遠不是那書卷上的循規蹈矩,而是——” 韓嘯頓了頓,目中透出一絲堅定來。 “老師所教,乃是何為天命。” 什么是天命,之前韓嘯根本看不明白。 宋濂所為,順應天道,所以才能在三個月內,跨越大境界,直接跨越仙凡。 以宋濂為鏡,韓嘯對自己的修行之路也有了明確的規劃。 以后,他再不必如之前一樣畏畏縮縮,深怕天道惦記。 只需順天而為,天道自會護佑。 等到他實力到能與天爭得程度,那時候,天道與人心,也就分不出彼此了。 “我還會坐鎮落霞山,你往后,是留在西北,還是去中州?” 宋濂點點頭,轉過話題問道。 韓嘯之能,絕對不會留在書院。 其實這一次,書院學子也已經離開許多。 沈真昌等學子被安排官職,隨軍北上,會在占領的衛地為官。 他們很多人已經將全家都帶過去,今生可能就會在衛地扎根。 還有書院中那些對軍伍感興趣的,這一次也隨軍北上了。 “小毒士”高安丘和林生等人,被軍中許多領軍大將哄搶。 若不是顧忌宋濂,他們怕是要出手綁人了。 最后還是長平侯左春出面,以大軍參軍營的名頭,將高安丘等人收歸大營。 這也讓那些軍將對書院學子產生了興趣。 不少領軍大將摸到書院,見到自己看得上的學子,就開口討要。 這就是機緣。 昌寧書院,從不缺機緣。 左春臨走時候,還向韓嘯發出邀請。 正六品隨軍參議。 這是左春能許的最高官銜。 再高,就需要上奏朝堂。 左春知道,一旦上奏,這事情鐵定得黃。 韓嘯倒也沒有一口拒絕,只是說暫時還需要幫助宋濂穩定書院局勢,走不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