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縣主在奶奶家住了兩天,爺爺奶奶天天給她們挑著樣子做吃的,雖然都是農(nóng)村家常菜,她們深居宮中哪里吃過這些,幾個人天天驚喜連連,連呼好吃! 在奶奶家住了好幾天,雖然人家沒說什么,但再住下去,就沒理由了。 這天一早,縣主就打發(fā)茹萍出去,說是金壩那邊有一個選房親戚,前去打聽一下,看看能不能找點零工做,總是這樣流浪也不是個辦法。 奶奶阻攔茹萍不要去,就在這里跟他們老倆口做伴,等到家鄉(xiāng)災(zāi)難過去再回去。 茹萍說那怎么能行,我們可是三個人,天天住在您這里,還不把您老倆給吃垮了,再說我們?nèi)齻€不老不少的,總閑著不是個事兒。 奶奶拗不過她,由她出去。 這里距離金壩不遠,也就十多里路,走著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 茹萍穿鞋粗布衣服,戴著一塊藍色土布頭巾,筷著一個柳條籃子,望過去,就是一個地道的農(nóng)婦模樣。 走在街上,一點都不起眼。 不起眼歸不起眼,畢竟是一個單身趕路的女生,碰到地痞無賴,照樣是被調(diào)戲的目標(biāo)。 從奶奶家去金壩沒有官道,彎彎曲曲的田埂小路,還要經(jīng)過幾個小村莊。 爺爺說是陪她去,茹萍不讓,她說她們出門習(xí)慣了,沒有遇到過事情,不礙事,去了說幾句話就回來,用不了多大功夫。 爺爺不放心,跟著她走了幾里路,只是年歲大了,跟不上她,跟到看不見人影,才回頭。 距離金壩兩三里的時候,有一個大村莊,前前后后有五六排房子,幾十戶人家。 在南方,都是三五戶七八戶一個小村莊,如果不是集鎮(zhèn),幾十戶真算上是個大村莊了。 茹萍低著頭往前走,街上有幾個小年輕的在街上晃悠,看到茹萍,上前搭訕道:“這個小娘們,看樣子面生的很,這一大早的,要去哪里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