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來又有幾個補充的,大同小異,沒有什么新鮮點子。 李兵看差不多了,和參軍一起拿著他們商議的方案去見大正。 大正對這個方案非常感興趣,堵在青州城后光挨打了,還沒打過一場像樣的勝仗。李兵提議派駐軍北移,正和他意。以前只顧硬闖,結果吃了虧。這次我屯兵在那里,你總不能給我連鍋端了吧?問題是你得端得動。 你打我,我就后撤,反正有青州城可以退。你不打,我就待在這里惡心你,讓你時刻繃緊了弦防著我。 大正問李兵:“派多少人過去駐守?” 李兵:“至少不能低于五千人,我鐵軍可以派兩個分隊配合。太多意義不大,因為官道道路狹窄,不適合太多兵力駐扎,施展不開,會造成兵員浪費。” 大正:“非常好!我給你六千人,這六千兵力和鐵軍都歸你指揮,何參軍隨軍配合你,還有,升你為副將軍,賜神龍寶刀,行使先斬后湊的權利!” 李兵慌忙施禮:“謝大王隆恩!” 這時有侍衛拿來神龍寶刀交給大正,大正賜予李兵,李兵再次施禮。 參軍姓何,是大正的表哥。 何參軍是大正正兒八經的親信,只是他沒有帶過兵打過仗。李兵雖然提了副將,統領全軍,那只是個指揮權,真正的兵權在何參軍手里。在級別上,仍然受制于參軍。 大正用人,還是留了一手。 其實這樣也好,還有人替你擋擋責任。 出來后李兵告辭參軍,叫上張虎還有其他幾個兵長,策馬北上,去官道查看地形。 大正幾次組織人馬攻打朝廷軍隊,都止步于峽谷,最慘的一次被包了餃子,幾千人馬一個沒剩。 上一次東將軍新官上任,官還沒捂熱乎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進犯大軍倉皇逃回青州。 大正皇帝夢想能不能實現,關鍵是要看龍潭這條路能不能走通,這條路通不了,別說做皇帝,恐怕連性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所以,打通龍潭官道,是當前重中之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