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在崇禎元年,就拉隊伍造反的八大王,對那義軍總首領的寶座,自然是垂涎已久。 只是,奈何資歷不夠,所以哪怕一度擁兵十數萬,克州拔縣無數,也只能一直屈居在闖王高迎祥之下。 可如今高迎祥已死,放眼整個天下,各路義軍,唯有八大王張獻忠的實力最為雄厚,名頭最響亮。 所以當羅汝才和馬守應,說出要推舉他為義軍總首領后,張獻忠心中是大喜過望,畢竟兩人的資歷可并不比他低。 不過,面上卻是還要推辭一番。 “大王三思呀!此時攻打左良玉,當真是不合算,勝算也是極低!至于這義軍總首領,以我看就是催命符,不要也罷!” 秦宇沒理三人在那里各自吹捧,而是站出來一抱拳,苦口婆心勸道。 這羅汝才和馬守應,明顯已成了兩條喪家之犬,手底下的可戰之兵估計能有個一千就燒高香了。 這才慫恿張獻忠去打光化縣城,因為一旦打下來,兩人必定也能恢復一些元氣,妥妥的借雞下蛋。 至于那義軍的總瓢把子有個卵用,不但有名無實,還容易遭官軍重點圍剿打擊。 自陜西民亂以來,幾屆義軍總首領,哪個有好下場的?最后無一不是凄慘收場。 “放肆!” 張獻忠爆喝一句,陰沉著臉道,“此事我意已決,若有再敢動搖軍心者,斬!” 秦宇張了張嘴,見李定國扯了扯自己袖子,只得無奈的坐了下去。 一旁的孫可望哥仨見秦宇吃癟,別提多高興了。 隨即,三位大王就開始商議如何炮制左良玉,張獻忠本想又問秦宇,卻拉不下臉。 孫可望和李定國則是爭先恐后的出謀劃策,劉文秀和艾能奇也頻頻想表現。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最后幾人一合計,決定也學上次秦宇和李定國伏擊的法子,埋火藥。 由羅汝才和馬守應先冼擾光化城周邊的鎮子,引左賊派兵來圍剿,再擇一有利地形埋火藥伏擊,然后乘勝追擊,攻打光化縣城。 最后羅汝才和馬守應借機又向八大王借了一些兵刃,就匆匆告辭離去,決定趁夜返回,畢竟白天渡江太危險。 出了縣衙后已是半夜,秦宇臉色十分的難看。 “定國,剛才為何不幫我說話?難道你也認為此時應該去打左良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