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著,長孫無忌拿了一封洛陽城內傳的沸沸揚揚的檄文,遞給了李世民。 這些檄文,自然是范逐所掌管的仙味居幫忙派發的。 每次孫穎罵完人,傳來的檄文,他都會在洛陽城范圍內大肆宣傳。 “……見利忘義,無君無父,不明忠奸,不識善惡,不辨庸賢……徐世績年紀雖幼,然熟讀兵法,腹有韜略……當世名將,可占其一……陽城若無某鎮守,早已被其所破……李密匹夫,有此能人而不知用……惜哉,時無英雄,竟使豎子成名!” 李世民看完這一篇檄文后,先不管其他,道了一句好。 “別的不說,孫穎此人,倒是寫的一手好檄文。” 長孫無忌和李靖都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然后開始討論檄文中的內容。 李世民不禁問道:“徐世績此人,何許人也?” 長孫無忌身為幕僚兼好友,早已探查清楚,緩緩道來:“無甚名頭,和孫穎一樣,身無寸功,只不過有幾分眼光罷了,在其十六歲的時候,見天下動蕩,便舉家降賊,加入了瓦崗……混了七八年,也沒有被李密重視。” 李世民聽后,不禁蹙眉,“這孫穎怯敵如此,閉城不出,莫非真是欺世盜名之輩?” 李靖目光閃爍,在一旁默默吃著羊肉,依舊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 陽城之外。 徐世績也接到了這封檄文,渾身顫抖不已。 他走出了軍營,遠遠看向了陽城方向。 在看完檄文后,他內心激動不已,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人懂他。 真的有人懂他! 而且……孫穎是誰? 當世名將,被洛陽捧成匡扶隋室者,必此人也的陽城公! 居然在檄文中說,普天之下,若無他鎮守,陽城早就被自己給破了…… 徐世績唏噓不已,年僅二十四的他,終究還是少年心性,沒有看出其中許牧的陰謀。 他現在被孫穎一封檄文寫的胸腔激憤,滿腦子都是……原來我竟然這么牛逼這些想法。 最關鍵的是,普天之下,居然只有他的對手知道他這么牛逼…… 何其悲哀! 想到這里,徐世績神情復雜,發出長嘆。 他的才能,主公沒有認出來,卻被對手認了出來。 “果然,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對手。” 徐世績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只是接著,他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自己深藏不漏,已經被發現了,引起了敵方的重視,那么他又該往哪里立功呢? 他之所以默認陽城軍兩次三番偷襲李密,甚至不惜遭受李密大罵,數次降罪…… 就是為了讓李密重視起陽城軍,他才有立大功的機會! 不然的話,前線戰事,永遠與他無緣。 而現在,他遠遠望著閉城不出的陽城軍,再次發出一聲嘆息。 他還是沒有辦法立功…… “不,我還有機會,眼下主公與王世充交鋒,王世充已從各地召集了十五萬人防守于洛水之北。” 徐世績看著草繪的地圖,猛地一拍桌案,眼綻精光:“我若從通濟渠渡河,繞襲百里,以三千精兵在主公進攻之際,突襲王世充后翼和側翼……” 想到這里,徐世績心中一陣澎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