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方才一番感慨,正是這個目的。 上白馬寺祈福的大多是貴人,這些貴人有的心善,憑借他幾句悲天憫人的感慨,大多數人都會在他這里多買些面餅。 許牧一眼邊看穿了這個攤主的小心思,微微搖了搖頭,但也沒有揭穿。 難怪這個攤主看到這些乞兒聚集在面餅攤附近,也不驅趕。 “給。” 王昭買了十斤面餅,拿著分給了這些乞兒。 頓時引得一番爭搶。 力氣大的多搶了些,力氣小的便只拿到了少部分。 但每一個臉上都洋溢出了滿足之色。 他們年紀都很小,因為長期挨餓,營養不良,導致面黃肌瘦,弱小的身子在風中搖搖欲墜。 身穿著滿是破洞的衣服,這群乞兒得到了面餅后,居然沒有抓起來就吃,而是亮著小眸子,悄悄抬起。 先前他們不敢直視許牧,現在也不敢,只是匆匆一瞄,便低下了頭,紛紛跪拜在地,朝著許牧叩頭。 叩得非常響,實實在在地叩在地上。 做完這一切后,他們便把面餅捂在了懷里,一溜煙地往南邊走了。 許牧看著他們消失在了視野里,才緩緩站起身。 “公子?要不要讓仙味居送些吃的過來?”王昭看許牧吃不慣路邊攤,輕聲說道。 許牧還是看著白馬寺的南邊,擺手道:“走,我們跟上去看看?!? 雖然給了他們十斤面餅,但許牧還是想看看他們到底居住在哪里。 是什么,讓這群十歲不到的小孩在白馬寺下乞討。 而且得到了食物,居然不舍得吃,而是捂在懷里,帶了回去。 …… 當真正走到白馬寺南邊的時候,許牧望著眼前……難民窟,久久無言。 尤其是他跟著那些乞兒回來,發現那些乞兒欣喜若狂地喊著“大人”,然后各回各家。 說是家,其實不過是簡陋的,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的木框架搭建的臨時住所。 連茅草都沒有幾根。 隨后,各家中都傳來了歡笑聲。 這些出門乞討的小孩,家中父母大多臥病在床,年少的他們便承擔起了家庭重任。 而他們唯一能做的事,便是外出乞討。 這些難民們看到穿著齊整的許牧走了進來,紛紛以異樣的眼光望著他。 目光復雜,有驚慌,有害怕,有自卑,有希冀…… 許牧圍繞著難民窟逛了一圈,發現這個難民窟里,大概有一千余人。 都是自發聚集在這里。 因為遭了難的原因,洛陽官府也選擇了睜只眼閉只眼,沒有驅趕他們。 而且災后通常都是疫病叢生,尤其是冬春之際,這些難民們,大部分人都染上了各種病癥。 通常,在難民窟里,得了病的結果,只有一個。 這是一個貧民和難民都不敢生病的時代。 “老楊啊,這個盛世,可曾如你所愿?” 許牧在心中長嘆了一聲,想起了還在萬民城的楊廣。 第(3/3)頁